缘来,您来!
——YSJK青年教师研学院(小学语文)导师工作室成立暨第一次活动
11月20日,一实经开承远楼五楼的微格教室里暖意融融。这份暖是升温的课堂之暖,更是充满暖意的活动之暖。小学语文老师们正在进行基于低段课文识字多样化的教学研究,本次活动有幸邀请了浙江省特级教师、嘉兴市小学语文教研员刘晶老师全程指导。
活动一:以青蓝暖色为基调,展课汇报相得益彰
上午的活动,先是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师徒”为大家带来两堂识字课。第一节课,徒弟沈伊楠老师执教一上第五单元《小书包》第一课时。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属重中之重,沈老师采用字理教学、形近字对比、形象感知等多种方式不断反复巩固,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孩子们一个汉字可以有多种识记方法。
第二节课,师父张春园老师执教一上第五单元《大小多少》第一课时。课上,张老师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亲切的语言营造了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识字教学本身枯燥无味,反复单一的认读很难吸引注意力不够持久的一年级学生。张老师深谙儿童心理,采用多种形式认读,通过归类识记、动画故事、生活识字等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认识10个生字。孩子们兴味盎然,乐此不疲,原来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认字,原来认字竟这样有趣。
接下来,两位语文备课组长分别结合自己备课组的活动向在场的老师做了一个微型汇报。一年级的朱雪红老师以《从问题出发,回归学科本位》为题,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两方面展开本学期教研活动和学生活动。朱老师讲到,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关于‘精准’教学理念”实施方案,一年级语文组通过“课例引领”,以老带新,以点带面,立足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精准”教学。其次,从学生素养方面一年级备课组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了相应的活动,以此养习惯,激兴趣,提能力,助成长。二年级语文备课组长金海萍老师就本教研组实施一年多来的阅读课程进行了汇报。阅读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学生每月的阅读是拼音读物与“漂流绘本”的融合,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的结合。在阅读输出的反馈上有“思维导图”、“创绘写话”、“好书推荐”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积累。课外延伸中倡导“亲子阅读”、“馆校联合”等方式。
活动二:以室始洞然为主色调,专业讲座高屋建瓴
精彩的评课之后,刘晶老师为我校全体小学语文老师作了主题为“领会编写意图 聚焦语文要素 精准实施教学”的专题讲座。刘老师从“三位一体,强化阅读”、“双线组元,系统设计”、“促进表达、梯度发展”、“识字写字,夯实基础”四个方面展开,对一到六年级12册统编版语文教科书进行了全面而细致地剖析,使老师们对统编教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统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不同是语文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的形式双线编排单元,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刘老师指出,统编教材凸显语文要素这一特色,呈现能力的梯度发展。她如庖丁解牛一般,梳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学段与学段之间语文要素的层次梯度与相互关系,让人一目了然。讲座中,刘老师选用了大量课例,带领老师们解析单元和课的构成,探讨落实语文要素的策略,明晰提升阅读能力的途径。刘老师还为老师们总结了通过课例观察积累的经验教训,用“提倡与避免”,提示大家注意目标定位和策略选择。
最后,刘老师强调“学为中心、关注文体、落实语用、提升素养”这十六字嘉兴小语务实的方针,指出要以“懂、透、化”实施统编教材,做好旧新衔接。她希望语文老师们首先能认真学习教学用书,对教学说明、单元说明、课文解读、教学建议、教学设计举例等板块进行深入学习,准确领会统编教科书的编排意图;其次,要关注助学系统,对于单元导语、阅读提示、泡泡语、课后题、课堂作业本、单元学习体验与评价等栏目进行认真研究,使之成为课堂教学有力的助推剂;最后,在此基础之上要设计与落实语文要素及其他目标贴切的学习活动,真正实现统编教科书的价值。
近两个小时的讲座,干货满满。刘晶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生动形象、醍醐灌顶。她引领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新教材中游走了一回,为老师们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活动尾声,宋校长、陈校长为刘晶老师颁发了聘书,刘晶老师正式成为我校青年教师研学院小学语文工作室的导师。相信在刘老师的引领下,我校语文老师定能在统编教材这块崭新的教研领域中耕耘出一片新天地!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