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19-08-07 浏览次数:2591 摄影:徐小英 作者:钱丹艳
栏目导航

之子采风,只承日新

——记一实经开新西兰研学之旅


盼望着,盼望着,出发的日子终于来了!挥手作别,他们从夏天出发,飞出亚洲,飞过大洋,来到冬天。用脚步、眼眸、鼻子、嘴巴……用心去开启对“新”的多元解读。


A1_副本.jpg


他们是由我校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徐小英老师带队的创校生新西兰研学团队,他们的研学条幅口号是“之子采风,只承日新” 。“之子采风”是学校精衡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子课程名称,“只承日新”是校训的重要内容,内涵丰富。该条幅应和本次去新西兰研学实践,“新”字又可做多元解读。


B1_副本.jpg


新西兰研学的第一天,伊甸山、奥克兰市艺术馆和鸭子湖公园一路走下来,学子们在思考些什么呢?围绕“新鲜”这个话题,他们留下了各自不同的解读。“关于道路、关于建筑、关于人和动物相处、关于规则、关于环境、关于自然、关于城市、关于探索”等等的心解读。


C1_副本.jpg


C2_副本.jpg


碧海青天,视角独特,很棒的早晨,开启了第二天的行程。奥克兰是帆船之都,王子码头是她的帆船码头,她留给学子们深刻的印象和诸多的思考。这一天学子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不停地思考。从王子码头到海底世界,从帆船到海底动物,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新奇。他们仔细感受着那边的美好,细细品味着奥克兰。


D1_副本.jpg


D2_副本.jpg


D3_副本.jpg


第三天,他们再次出发,继续向南,去Rotorua罗托鲁瓦。在一路变换的风景里,关于“出发”,学子们都有自己的思考。短短的一天,他们就在罗托鲁瓦附近走走,他们走进了新西兰著名的红木森林,5500公顷的红杉,全部是人工种植,令人叹服;他们走近了毛利村,近距离感受地热喷泉间歇性喷发,令人惊奇;他们走进了爱歌顿农场,亲近牛、羊、马,领略了新西兰第一产业牧业生产的机械化特色,令人钦佩。


E1_副本.jpg


E2_副本.jpg


E3_副本.jpg


E4_副本.jpg


第四天,孩子们再入毛利文化村,品特色文化节目,参与互动。而后又从罗托鲁瓦转到陶坡,一路牧场间或森林,马牛羊和鹿点缀其间。顺带走访地热发电站,一根根粗壮的不锈钢管,将地热输送到泵站,转换成电能,为这个国家提供65%的电能;altirtir水坝,每天下午两点开闸泄水,当闸门开启时,清凉的水花迅速奔满山涧;胡卡瀑布,以22万升(200吨)每秒的速度奔流而下,甚是壮观;而陶坡湖则是一个巨大的火山湖,湖水清澈,湖面上是野鸭和野天鹅的家。流连期间,学子们双脚轻灵,心情愉悦。


F1_副本.jpg


F2_副本.jpg


F3_副本.jpg


第五天,他们继续南下,来到北帕默斯顿。孩子们徜徉在陌生的国土上,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也许是因为陌生,孩子们亦步亦趋;也许是因为新鲜,孩子们跃跃欲试。他们到达了对接学校——幅拉搏格中学。周末学校休息,因此见面会安排在周一。开放式球场里三个打篮球的孩子吸引了孩子们。不用引荐,无需刻意交流,一只篮球迅速融合着异国少年。下午两点,home stay 准点来接孩子们,孩子们一组组跟着host father and mother 出发啦。孩子们一个个被接走,此时的徐老师突然觉得很茫然,有种在新西兰“失业”的感觉。孩子们来到了新西兰本土家庭,他们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开始慢慢地交谈,慢慢地了解彼此,他们从中感受着温暖和喜悦,他们也更期待接下来融入学校的日子。


G1_副本.jpg


G2_副本.jpg


G3_副本.jpg


G4_副本.jpg


G5_副本.jpg


G6_副本.jpg


G7_副本.jpg


第六天,孩子们正式进入幅拉搏格中学。陌生国度的陌生学校,陌生课堂,陌生教师,陌生同学……深深地吸引着一实经开的学子们。他们深切感受着新西兰开放的教育,他们也被边听音乐边分享午餐的氛围所感染,他们非常喜欢这样的学校!


H1_副本.jpg


H2_副本.jpg


第七天,孩子们经历了昨天的迎新、入学测试、熟悉校园、观览学校所在城市后,今天正式进入学校课程。今天的课程是:Technology workshop – swimming course – ten pin bowing(科技实践课—游泳课—保龄球课)。进入课程前,徐老师布置给孩子们任务,任务完成形式是以中英文双语介绍今天的课程体验,话题为“走进新课程”。课程结束后,孩子们认真写下的不是任务,而是自己的一段美好记忆和经历。


I1_副本.jpg


I2_副本.jpg


在幅拉搏格中学,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一个老师开着校车,带着学生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第八天,恰逢学校组织一年一度的open night(开放日活动),白天停课,师生准备。Scott先生预先安排带孩子们去惠灵顿,参观首都,参观Te Papa(博物馆)。回到学校正好赶上Open Night 开始。一支支由学生头尾引导的队伍在校园里错位参观。徐老师说,“一天下来,看着兴奋,觉得有不少东西可以借鉴。比如增加体验教育的成分,开放日的形式,多给学生历练的机会等等。”


J1_副本.jpg


J2_副本.jpg


第九天,徐老师给出了一个新奇的任务“挑战厚脸皮”,具体任务是:1、拍一段视频含一张照片,课间用英语问当地学生或老师一个问题;2、把问题、答案用英语写下来,感受用中文写下来。孩子们都完成地很棒,他们通过“厚脸皮”的挑战,收获了很多感受。他们认为:人不能一直“薄脸皮”,否则什么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学会,通过英语询问他人,能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是用来表达的,厚着脸皮和外国友人进行交流,能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这一天主动与人交流,是自己在这个学校最有意义的一天。徐老师认为:其实,只要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慢慢地就成习惯啦;所以,有时候,师长真该“狠”一点,放孩子、练孩子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不给力有时也是一种力量;因为放手,成就自生长。


K_副本.jpg


第十天,来到新西兰,来到幅拉搏格中学,他们见识到了不少新鲜现象,比如“这里的学生都可以带手机进学校”“在学校边听音乐边分享午餐”之类的现象,孩子们觉得这儿似乎更自由开放,各种羡慕与向往。其实这自由的背后暗藏“玄机”,徐老师让孩子们自行去找探索其中的奥秘。孩子们大胆地向老师、同学和家长求证,他们了解到,学校自由开放的基础前提是必须遵守规则,在这里必须先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让手机干扰学习,不能在课堂上玩手机,不把它当成娱乐工具,而把它当成是学习的辅助工具。自由之基是什么?有解又无解。今天,孩子们所观察和思考到的不过点滴,只要带着爱思考的脑袋,走在路上的他们必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L1_副本.jpg


L2_副本.jpg


这个夏天,他们飞跃重洋,来到南半球新西兰北帕默斯顿的幅拉搏格中学,短短的一周,体验了学校为他们设置的研学课程。第十一天,他们结业啦!学校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份礼物,学子们为学校送上感恩的话。徐老师说,“幅拉搏格,走向你时,从夏到冬,给予春天般的温暖。Home stay, 精心核选;课程学习,测评为据;校园活动,全程开放。幅拉搏格,我们来过,停留太短,感触良多,感谢遇见。”


m1_副本.jpg


M2_副本.jpg


M3_副本.jpg


人生就是一列开往远方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作别。这一天,孩子们将离开陪伴他们短短一周多的Host father and mother,这一周和他们吃住在一起,感受着他们和子女的相处方式,更感受着他们特殊的照顾。


N1_副本.jpg


N2_副本.jpg


研学旅行,徐老师说,她的傻傻追求,是让研学成真研学(让研学有别于旅游)。研学期间,她颇有新意地设计着适合孩子们的话题任务,让孩子们建立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的连接,用心看,辩证思。她说到,“千条思绪,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这是新西兰研学团旅行的小梦想。


o1_副本.jpg


o2_副本.jpg


【后记】本次研学活动,连头连尾15天,领队徐老师坚持每天做一个美篇,向后方的家人们报告研学进程。有一位始终追随着美篇的家长朋友在研学团抵达浦东机场的时候,即时总结了她的“跟团游”。

当飞机准点降落在上海,我的心也随之落下。为期二周,一实经开组织的新西兰研学之旅也完美落下了帷幕。这次研学之旅,我的心也一路跟随,有如下感慨:1、机构选择:研学中介机构的选择;2、资源选择,线路确定:研学旅游中目的地国家的教学资源选择,课程安排,以及学习和旅游的合理穿插;3、角色定位:中介领队和学校带队老师角色的准确定位;4、研学的认知:带队教师对研学旅行的自我认知~流动的课程,活动的课堂;5、研学团队家庭氛围营造:组建游学临时家庭,营造家庭氛围,按照年龄不同,成为老大老二;有学生组长;6、每天主题作业:根据所见所学,老师给学生布置游学主题作业(有写作、摄影、访谈);7、每天作业批改:根据学生的作业,有反馈,有修改,由教师总结后结集、发文;8、活动有评价:从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教师的自我总结多角度进行活动总结;9、家校互动:带队老师每天发文,发给学生的家长(后方家长),前方家长和后方家长,积极互动,前方家长给后方家长以及时反馈,后方家长给前方家族以鼓励和打气,形成了良好的家校互动;10、素质教育为核心: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以爱的教育贯穿适中。孩子以Home stay的方式住家,要求孩子们与外方临时家庭的父母礼貌、友好相处,抓紧时机,了解当地风俗,展示中国文化;11、实时汇报:定点方位,让家长心安。用心,成就完美。感谢一实经开,给我上了一堂完美的研学之旅案例课。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