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此处池水浅,风物长宜放眼量
——记青年教师研学院成立暨校本研修主题研讨活动
教育具有鲜明的生命性,在一定意义上,教育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叶澜
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要解放教室里的学生,必须先解放教师。”新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理念背景下,培养实干型的青年骨干教师和智慧型的名优教师团队,已是学校愿景文化的重要内容。建立“青年教师研学院”,无论是对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还是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文化氛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019年4月26日下午,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全体教师齐聚闻远楼五楼多功能厅,共同见证了青年教师研学院的正式成立,并聆听了陈海旺校长《我为教材打“补丁“》的专题报告。
活动伊始,学校《文化手册》序言的作者孔老师用温暖磁性的诵读为大家带来“腊梅路69号……”的各种解读:“是地点,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原点,是一种初心的关怀;也是一个起点,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接过话题,主持人李老师也把青年教师研学院比喻为腊梅路69号的一种风景和文化物语,并以“风物长宜放眼量”为题,跟创校师们汇报了青年教师研学院的规划、设计和筹建的初心:放开眼界去观察和思考,以长远的眼光,去做可持续性的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为什么要研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角色多种多样,校本研修需要帮助老师们适应各种新角色、掌握各种新技术,在学中研、研中教、教中学。 “做民办学校的教师,是魄力和魅力,要解放和释放,要建设自己的气场……”,是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创校过程中形成的团队共识。
青年教师研学院
青年教师研学院,以教师团队为基础,以学校支持做保障,一群有着共同信念与愿景的教师,在尊重开放、平等互助的氛围中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专业省思、对话、实操等方式分享实务和经验,以达到共生发展的目的。
会议中,李树老师向我们诠释了青年教师研学院的具体内涵。首先,青年教师研学院是一个共同体,以“专业研究和教师发展”为核心,具有民主、平等与合作的特征;其次,青年教师研学院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和服务型组织,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品学成长,促进教师的品质成长,促进学校的品牌成长。青年教师研学院,有时是“360助手”,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帮助;有时是“助产士”,可以充分聚集各方优势,改变“单兵作战”式的教学,产生“杂交优势”;有时还可以是“大厨”,为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烹制一桌“有味有色香,果腹又营养”的好菜。通过“有目标的策划、散点式的服务、随访式的交流和有成效的落实”让教学工作更加周到、规范、有品质;做到工作落实处,常态求精品。
关于青年教师研学院,今天只是个开头,未来交流、发展和影响力将会更远。
我为教材打“补丁”
后半程的校本研修活动,由陈海旺校长为大家带来“我为教材打‘补丁’”的专题讲座。“补丁”的本意是指衣服、被褥上为遮掩破洞而钉补上的小布块,新意是指对于大型软件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而发布的解决问题的小程序,陈校长又赋予了“补丁”以“心意”:核心素养下、深度学习前提下、综合思维要求下的课堂教学创意设计和实施策略。
陈校长首先以“回望:却顾所来径,苍苍衡翠微”为题,与大家一起回顾了一个半学期以来,我校各个老师的展课实践,或是创意的构思、或是精准的教学、或是有效的设计,从表层到里层地挖掘课堂教学实践中光荣绽放团的先锋们为教材打的“补丁”,告诉我们要从两个维度为教材打“补丁”:一是重视在学具中观察——保证有效认识客观食物、检测知与不知(智),二是重视在活动中认知——保证有效进行知识探究,解决会与不会(能)。
然后,陈校长又以“叩问: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拾器”为题,以《日本全面侵华》为例,向我们具体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修补和拓展教材,如何针对静态的教材,利用动态的素材,建立有序有用有趣的课堂。陈校长告诉我们要在雕磨教材中拓展素材、在深悟立意中企划创意、在灵活应用中返璞归真,做好一次次创意、一节节好课、一篇篇论文、一个个课题、一方方良库、一门门课程。
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中,李校长说:“第一,希望研学院能带着大家一起成长,在研学院中,我们有不一样的角色,不一样的态度,彼此融合,多元化地存在,希望我们都在研学院里找到学习的领域,有新的突破;第二,我想说‘我为成长打补丁’,我与大家能够一直不断地成长;第三,很遗憾在平时的展课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全部参与,我们也永远实现不了任何一节课全员听课,我只说,未来在我们的研究活动中,希望我们一起走进更多老师的课堂。”
活动最后,主持人李树老师说: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我们这份职业,是一份给予能量的职业,是很容易让我们耗竭自己的一些热情的,但是我们要适当地学会让职业与生活进行偷偷地转换,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充盈。希望老师们都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找到自己的幸福之处:There Is No “Y” In Happiness, There Is “I” . 幸福里面没有“为什么(Y)”,只有我自己(I)。
过往皆序章,持续奋斗应始终是一实经开的主旋律。若说学生来一实经开,是来追求一种生活的,那我们教师亦如此,我们选择艰苦创业,不仅是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也是为了过上某种生活。期待在青年教师研学院的观照下,我们教师能构建起有意思又有意义、有挫折又有成长、有规则又有自我的有品质的学校生活。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