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诗情 浓浓语文味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教学课堂研讨活动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何让一年级的孩子走入诗文中,感受到古诗词的博大精深?这一直是低段老师关注的话题。3月28日上午,我校李玉普老师在102班执教《池上》一课,李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给我们低段老师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课堂在孩子们背诵、吟唱古诗和杂谈作者白居易中展开。孩子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诗文的情境中,一个个俨然成了“小小诵读家”。诗文背诵得有声有色,介绍作者白居易也是头头是道。
初读开始,李老师明确提出了要求,孩子们带着自学要求进入到诗文中。在识字环节,李老师指导巧妙,利用“踪迹”和“浮萍”的偏旁,结合图片,将词义理解透彻。
学习诗文时,李老师用主问题“你觉得诗中的孩子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开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孩子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理解。李老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孩子理解诗文中的“偷”、“不解”,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到小娃的淘气、可爱和天真。全程李老师都放手让孩子交流、讲述,李老师则在一旁耐心聆听、点拨,肯定了孩子们的感悟体验,又珍视孩子们的见解感受。在互动中逐步将诗文抽丝剥茧,把诗文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孩子眼前。
随后的讲故事是课堂的小高潮。孩子们在对诗文理解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把短短的一首诗编成了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小娃娃划着小船……”、“小娃娃看到满池的荷叶……”孩子们在诗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把诗文理解得更透彻,仿佛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淘气、天真的孩子在偷采着白莲。
最后是书写环节,李老师的指导细致到位。“七分观察,三分书写”,孩子们在李老师带领下,将生字“首”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关键笔画都找到了。有了细致地观察,孩子们下笔都是胸有成竹。在书写时,李老师不忘提醒孩子们的坐姿。规范的指导无处不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严格要求和细致耐心!
课后,课研服务中心成员和一年级语文老师围绕“有吟有诵 有效有趣”的古诗教学主题,对李老师的这堂课进行了思维碰撞。研讨中,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对这节课进行全面、深入的评议,在充分肯定优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可行性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低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