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数到计算 让思维飞起来
——一实经开小学数学组王沈玲老师展课活动
12月6日上午第一节课,一实经开小学组王沈玲老师在102班教室进行了展课活动,本次展课内容为《9+几》。这节课是学生从计数过渡到计算的一个开始,是学生数学思维上的一次飞跃。
通过前期摸底发现,学生大部分在上学前就学会了20以内的口算,但学生不太讲得清得数是怎么来的。根据这个学情,王老师通过与小数团队一起磨课,聊课,交流后,对《9+几》这个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课始,王老师通过几道口算简单复习了10+几,然后开门见山直接出示9+5=?让学生口答,当然很多孩子都说是14,于是王老师大胆地抛出了一个问题:等于14?你是怎样想的?让孩子静静地想一想。我们发现,王老师的这节课在课始就没有复杂的情境,短平快直奔主题。
王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出现在学生静静地想之后的交流:计算稍弱的学生反馈通过数一数的方法,王老师课件及时跟进,然后安排学生在计数器上数一数,在数轴上数一数等不同的手段来更加形象直观地体会数一数的过程。计算能力强的孩子则展示了他们是高级数学表达水平。
佳烨同学是用小圆片表示的,一个圆片圈起来并打个箭头指向9,我们明白了,原来是5大方地借了1给9。小魏是用了一个特殊的算式,你发现-1了吗?其实她在说从5里先减去1,送给9组成10。在交流与分析孩子们不同的想法时,王老师注重沟通不同作品之间的联系,比如“小陈圈起来的那个小圆片在小魏那里你能找到吗?”等等。然后再通过课件小圆片的动态展示,让学生再次回忆,再次体会这样的想法在数轴上的表达,最后孩子们会自觉得说出是要让9和1抱在一起。噢,天冷了,人与人抱着是为了暖和,那个9和1抱在一起是为了什么呀?“凑成十”“计算方便”“好算”“简单”这样最真实的的感受。这个环节中,王老师把机会都让给了学生,让学生表达与解释。同时我们也明白了,王老师的这节课没有用教材中酸奶素材的原因,教材中给出了10个格子,对于学生的思维是一种很大的负影响,放弃这个素材,收获的却孩子更加精彩的思维迸发。
练习环节通过计算4道9+几后,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如竖着看,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化,和也跟着变化”;横着看,个位上的数字比前面的几小1,少的1哪里去了等等,到了这个环节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后能发现规律并尝试表达。
《9+几》这节课,在一实经开小数组里觉得是学生计算课中的种子课,因为它是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法计算的基础。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磨与展示,充分体现了一实经开小数团队老师们对教材与对学生的解读,当然这样认真地解读我们一直在路上!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