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课研服务 发布时间:2018-11-08 浏览次数:2466 摄影:李树 作者:邢如飞
栏目导航

一堂“呱呱叫”的音乐课

                   ---------记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2018校本研修之音乐展课之旅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流动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而如何上好小学一年级的音乐启蒙课也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儿。在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支撑下的音乐学习新课堂,吸收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奥尔夫的“诉诸感性、以人为本”音乐-语言-动作三者密切结合的教育特征以及柯达伊“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的音乐教学理念。11月5日,2018展课活动之一年级艺术课研讨活动在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承远楼进行。我校音乐组的陈帅妮老师将这三者结合了我们的实际学情,在103班课堂中展示了《小青蛙找家》一课。来自各学科的老师们都来到音乐课堂中感受一把。


1_副本.jpg


带入情境 故事主线

陈老师带着可爱的孩子们律动进入教室,在《小青蛙找家》的背景音乐中营造了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陈老师抓住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主线,围绕着“小青蛙”展开了一系列的音乐活动。荷叶上的节奏、二线谱上的青蛙音符教学,一首简单好听的《小青蛙找家》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在这个“找”的过程中,孩子们入戏于“小青蛙”的角色,去念节奏(回家口诀),去识谱(回家路线),去体验(跳荷叶游戏)。


2_副本.jpg


亮点一:二线谱

识谱教学在音乐中是相对枯燥的,我们尝试着让一年级的学生去接触形象的五线谱,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感知音高。简单的说教是灌输式的教,陈老师则想着法让孩子在玩中学。“跳一跳能摘到的果子”最让人有成就感。对于略显密集的五条线来说,我们的教学从两条线开始,孩子们只需辨认mi和sol的相对音高即可。陈老师用小青蛙的头像来代替符头,在二线中交替,让孩子们通过认唱、摆唱等方式熟悉这两个音符。再通过与老师的接唱来完成歌曲乐谱的演唱,即降低了难度又体现了合作。


3_副本.jpg


亮点二:跳荷叶

接受音乐的途径是诉诸于感觉器官的感知觉(听、动、视、触等联觉),我们的音乐教育主要教学目标是训练、培养、促进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能。对低年级,鼓励她们听音乐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对音乐的节奏反应。通过身心和谐的表现,培养细腻敏锐的情感,感知音乐要素。奔着这个长期目标,陈老师设置了这个“跳荷叶”找家的节奏游戏环节。呼啦圈以“荷叶”的名义巧妙的进入到课堂,孩子们跟着“回家口诀”跳着“荷叶”回家。课堂中气氛非常愉悦。


4_副本.jpg


学唱了歌曲后,陈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去参加了青蛙们的音乐会,通过对比聆听“跳舞”“歌唱”“风雨”“雨停了”等片段,让孩子们对音乐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孩子们在音乐中放开了肢体,再次体验了一把小青蛙的音乐会。看着天真活泼的“小青蛙们”,听课老师们都露出了笑容。


5_副本.jpg


下课的铃声响起,无论是孩子们还是听课的老师们,都哼唱着“跳跳、呱呱、跳跳、呱呱”。看来生动的音乐已经深入人心啦,这真是一堂“呱呱叫”的音乐课呀!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