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师青研】以故事为钥,启成长新程
——2025学年第一学期集团青研院“会听故事的人”合作学习活动(一)
“我们不是通过征服一座又一座高山而成长,而是将脚下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成长。”
2025年9月29日晚,为引导青年教师明晰专业发展路径,激发内在成长动力,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教师服务中心在中学校区闻远楼5楼多功能厅开展了助力教师成长的青年教师研学院主题活动。本次活动与经开区第一教共体活动作了融合,特邀了嘉兴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禾新实验学校的伙伴一同参加,活动分为五个环节,分别为:团长“故事”、“守常”故事、“故事”主线、会听“故事”以及“故事”回声,为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启迪深思、温暖有力的精神盛宴。
活动由教师服务中心沈芳老师主持,在爆火“鸡排哥”的视频中拉开帷幕,沈老师从“心里有数鸡排哥”的故事讲到“自我疗愈鸡排哥”故事,阐述教师成长的不同阶段都难免会经历“失控、调控、掌控”的过程,并隆重介绍了青研院新团长徐丹和孙柔嘉两位老师,在两位团长的心路历程里,也承载着她们的的责任和期许。
紧随其后的“守常故事”,则由教师服务中心沈小伟老师来讲述。大屏幕上呈现的青年教师成长线路图,不仅让青年教师全面了解了成长路径图,更点燃了主动规划、自我超越的热情,沈老师用自己的实例给青年教师三条建议:一是立足自主,唤醒自我;二是守住宁静,心无旁骛;三是夯实自己,创新自我。同时青研院的积分制也进一步明确了成长轨迹,在做好“守常”时鼓励“创新实践”、“勇于展示”的导向,让在场的青年教师感受到,学校制度设计初衷在于珍视每一次尝试,为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喝彩,有效缓解了部分青年教师对专业展示的畏难情绪。
活动的第三个环节进入“故事主线”,沈芳老师表明集团青研院以“一个学期做好一件事情”为主旨,回顾了2024学年的“积极阅读”和“积极写作”主题,明晰了本学期的“故事”主线,并对活动进行了创新融合,除了融合科研共同体与教育共同体,“会听故事”环节更是与“教育管理微创新项目”有了梦幻联动。
身边每天都在发生“育人育己故事”如何生发出“微创新项目”呢?一年级班主任管淑琦老师有好办法,她分享的主题是《从“卡壳”到“通关”:一年级路队管理的游戏化重构》,从她的故事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年级学生的路队难题,同时也看到了青年教师的智慧与思考,管老师还倾力分享了她自己用人工智能创建小程序去管理班级的方法,非常高效实用,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副校长茹云霞老师在“故事回声”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她充分肯定了本次青研院活动既有规划,也有过程指导,还有对未来的展望,活动内容特别的充实,且有设计感和意义感。
茹校用“四个融合”作了总结,分别是融合之义:教共体的多元内涵;融合之力:化繁为简的智慧;融合之责:教育管理微创新的使命担当;融合之果:专业成长的丰硕收获。她赋予了教共体更多的含义:除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整合的区域教共体,也可以是我们校内的共同体,比如青研院、学委会、备课组、年级组、班级工作组等都是良好的“自生长与共生长”的组织文化,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本次“会听故事的人”合作学习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交流思想、共享智慧的平台,更在故事的倾听与讲述中,点燃了每一位教师对教育的热忱与对成长的信心。相信在未来的教育路上,我校青年教师定能将故事中的启发转化为行动的力量,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开阔的视野,在教育的热土上不断耕耘、持续生长,共同书写属于自己,也属于这个时代的育人新篇。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