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25-09-26 浏览次数:410 摄影:钱洪民 徐利忠 审核人:徐利忠 作者:徐烨
栏目导航

思政研训秋意浓    一体育人启新程

——经开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暨短学时培训活动

 

金秋送爽,研训正当时。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经开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9月24日下午,经开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暨短学时培训活动在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初中部闻远楼五楼多功能厅顺利开展。经开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林韫老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徐利忠老师莅临指导,全区初中社会初级班、中级班学员及小学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齐聚一堂,共探育人新路径,共绘课堂新图景。 

课堂展风采·法治润心田

活动以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学会依法办事》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拉开帷幕。经开实验洪毛蕾老师从“自觉守法”到“遇事找法”再到“解决问题靠法”,层层推进,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构建法治思维;塘汇实验金佳磊老师则以亲身经历的交通事故为线索,通过角色代入、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依法办事的路径与方法。两节课均紧扣新课标“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注重真实情境创设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鲜明的教学风格。


图1.JPG图2.JPG图3.JPG图4.JPG

 

说课溯本源·课标引深耕

在课后说课环节,金佳磊老师从教材定位、学情特点、目标设定等方面展开,强调本节课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基础上的系统提升,实现从“知途径”到“会选择”、从“靠他人”到“靠程序”的转变。洪毛蕾老师则聚焦“守法”与“用法”的实践导向,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的法治行为养成。两位教师均以新课标为纲,凸显“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落地。


图5.jpg图6.jpg

 

评课汇众智·思辨启新程

在多元评课环节,文贤学校许慧芳老师依托经开区“乐学优教”观察评价记录表,从目标达成、问题设计、教学指导、学生参与等五个维度进行专业剖析,肯定两节课在情境真实、思维进阶等方面的亮点;塘汇实验杨安琪老师则围绕“问题价值度”“学法指导度”提出优化建议,强调活动设计需更具分层性与引导性;经开实验成陈炳杰老师表示洪老师的课堂以案例为核心,化抽象为具象,对金老师的开放性活动设计印象深刻;洪兴实验张思怡老师从中小学课堂差异出发,提出“如何平衡板书实用性与趣味性”“初中课堂如何提升学生参与度”等思考。评课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思维碰撞,共同探讨法治教学的一体化实施策略。


图7.jpg图8.jpg图9.jpg图10.jpg

 

小结凝共识·聚力向未来

活动最后,林韫老师指出,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衔接有度、融合有方”,中小学思政教师需共同关注学段差异与认知规律,实现法治素养的连贯培养。面对张思怡老师提出的“课堂活跃度”与“当堂评价”等问题,林老师建议可借助AI技术赋能课堂互动与即时反馈,探索智慧法治课堂新形态。徐利忠老师则从“应为·可为·能为”三个层面提出推进建议:“应为”即严格对标新课标理念,明确法治素养培养路径;“可为”指在课堂设计中融入贯通中小学生的认知逻辑与真实情境,为素养落地创造条件;“能为”则强调在组织学习评价活动时,前置评价量表,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法治思维。他鼓励各位教师以此次研训为起点,不断提升和发展自我,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乐学优教”的教育愿景。


图11.JPG图12.jpg

 

一场研训,一次凝聚;一体建设,一路芳菲。此次研训活动不仅为经开区思政教师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更在小初衔接、课标落地、课堂提质等方面提供了有益探索。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开区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必将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为培养具有法治精神、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育人活力。


图13.JPG图14.JPG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