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成长”——构建区域小学英语教研新样态
——记经开区小学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为构建区域小学英语教研新样态,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2025年9月 11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英语教研组长会议暨综合评价中心组第三次研讨会在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小学校区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区教研室研训员杭柳莺老师全程召集并统筹指导,各校小学英语教研组长、区小学英语综合评价中心组成员、区小学英语教共体导师及组长、新一轮小学英语空中研习室班长齐聚一堂,围绕 “走向‘共成长’——构建区域小学英语教研新样态” 核心主题,分阶段开展深度研讨。
聚焦综合评价,夯实教研基础
会议第一阶段,区小学英语综合评价中心组率先开展专题研讨,会议重点围绕人教版三、五、六年级上册综合评价单元建议展开细致审议。研讨后,杭柳莺老师进一步部署三、五、六年级下册综合评价单元建议草拟工作,为后续学段综合评价体系完善奠定基础。
共探特色路径,部署学期工作
会议第二阶段,全区小学英语教研组长会议接续进行。杭柳莺老师主持会议,围绕“校本教研特色交流、学期工作部署、新教材使用反馈”三大板块深入研讨,内容务实且富有指导性。
一、校本教研亮特色,经验共享促提升
会上,11所学校从“教师成长”、“课堂教学”、“学生获得”、“资源建设”、特色创新”、“学科评价”等六个视角分享校本教研创新实践,展现区域教研活力。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以“研究+”为引擎、“辐射引领”为纽带、“协同研修”为基石,实现教师“自生长+共生长”;嘉兴大学附属实验学校聚焦“教师成长”与“学生赋能”开展教研;嘉兴禾新实验以课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绿城育华嘉兴长水实验学校“用数据说话”追溯课堂问题,构建“核心知识点+能力要求+学习习惯”分项评价三维图谱以提升教师评价能力;洪兴实验学校创新“四阶磨课”模式,推动“个人课”转化为“团队行动”;嘉兴市文贤学校抓实教研常规,厚植教师素养,设计个性化学生活动;嘉兴塘汇实验学校以“共同体”破新老教师瓶颈,以“闭环研课”促新教材落地,同步创建学科分项评价体系;杭师大经开附小构建“经开乐娃”课程体系,融合线上乐娃卡与线下评价;阳光小学探索“三化协同”评价;茶园小学推进“资源共建共享”与“多维度评价”;嘉兴市青鸟同文实验学校开设英语探究课程,项目化学习成果令人瞩目。
在各校分享后,杭柳莺老师结合区域校本研修共性问题,提出三大建议,直指提质关键:一、深度思考如何将主题活动与评价进一步融合;二、破除评价等第固化思维,评价等第比例不应固定,需结合本校学生实际动态调整,避免“为评价而评价”,回归育人本质;三、教研组需聚焦“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学校特色”制定评价良规,让学习过程可追踪、成效可衡量,避免评价流于形式。
二、部署学期工作,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结合 “双减”“AI 技术应用”“人口趋势”三大背景,区教研室明确 2025 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英语教研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推动五育融合,强化学科育人价值;深化课改教改,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推进新教材、新教法、新常规,探索 AI 技术辅助教学,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联动机制,构建教研生态,完善区、片、校三级联动体系,加强三区联席教研与 “教共体” 学校联动,以导师制引领,打造“循证、鼎新、融合、共生”的教研环境;加强学段衔接,优化评价机制,推动小学各学段英语教学衔接,深化学科分项等级评价;明确行事历,保障工作落地,确保各项教研任务有序推进。
会议最后针对新教材使用情况,各校教研组长坦诚反馈实践痛点与亮点,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方向。
此次会议在杭柳莺老师的统筹指导下,既是区域小学英语教研经验的“交流会”,也是学期工作的“动员会”。此次会议进一步凝聚了区域教研共识,为构建“乐学、优教、会评”的小学英语教研新样态、推动师生“共成长”指明了方向。接下来,经开区小学英语学科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扎实推进各项教研工作,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