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课研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1097 摄影:钱洪民 审核人:盛卫明 作者:伍叶佼
栏目导航

启心启新聚家校合力,共话共育筑教育新篇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初中启校生家长首面会

 

2025年8月17日上午,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2025级新生家长首面会在致远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以“启心启新,时间开始了”为主题,集团总校长陈海旺、集团副总校长徐小英、副校长陆林海、许灵嘉、年级组长顾翠华围绕学校理念、育人体系、家校协作、国防教育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搭建"教育合伙"的坚实桥梁。集团党委书记李月根、专职副书记王健康、小学副校长许秋萍莅临现场。


1.jpg


一、让理想开出花

文化建构:在时间文化中扎根生长

会上,徐小英校长以“让理想开出花”为主题,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愿景。学校以“时间文化”为核心,校园内“时间的玫瑰”、“历史之路”、“时间开始了”等文化景观寓意深刻,“四时之序”、“历史之路”、“艾米之族”、“文明之遇”在徐校长的细致讲解中让家长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厚重,生长、警省、传承、平衡、精严、创造,书写时间之书,成为时间之友的教育理念让学校在集团融合后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活力。

育人成果:多元发展见证理想绽放

徐校长向与会家长老师们展示了集团近年来的丰硕成果:体育方面斩获篮球、田径多项荣誉,艺术领域成为嘉兴“双银”之一,学校乐队更是独树一帜;学生自主作业及《吟光》等文创作品体现了丰富的创造力。作为嘉兴一中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往届毕业生中考成绩亮眼,“逆风翻盘的文校生”和“一群走钢索的人”,案例生动诠释了学校“大我,无我”的育人追求,而文校生九年级实施的各项针对性策略,旨在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为学生成长提供精准助力。

育人体系:课程、文化、活动三维赋能

学校构建了“平衡充分的人”为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涵盖基础课程、校本课程、社团活动、俱乐部课程、科创少年项目及特色特长校队项目。校园文化润物无声,从“行走的文化”、校服到“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的食育文化,实现“无形赋有形”的熏陶。活动育人常态化开展,主题活动、研学旅行、结业仪式等更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直面挑战:家校共筑成长“防火墙”

针对“迎对成长挑战”,徐校长重点解析了小升初适应问题及"五项管理"。强调学生需适应“内容变多、要求变高”,“时间变少、趣度变低”的新变化,着力培养专注力与自主力,通过有意、刻意训练养成书写、笔记、表达、归因等良好习惯。在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方面,特别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而这一切的底层逻辑是“学做时间的朋友”。此外,徐校长强调了伴学家长的重要性。

家校协同:以学子立场构建“教育合伙”

徐校长表达,家校沟通需坚守“学子立场”,以是否有利于孩子综合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会上提出有效沟通的方法与原则:秉持“汉隆剃刀”原则,不反应过度,用认知解释问题而非以善恶评判;倡导“结构化倾听”,即接受事实、感受情绪、理解对方期待的行动;注重“时间颗粒度”管理,理解他人时间规划、细化自身时间安排并善用日历统筹。徐校长热情洋溢,强调“走在一起只是开始,一起在走才是成功”,唯有家校同心,才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jpg


二、我们的样子

许灵嘉副校长从“未来新人”培养目标出发,呼吁家长成为“未来导师”、“少年讲堂”讲师、“互学志愿”成员,共建“未来课程”,搭建校园与未来的桥梁。许校提出,一所好学校的核心在于“人”与“心”在一起。在教育变革与挑战中,需坚守育人初心,创造新可能。她明确“未来新人”的培养目标:要培养“有态度”、“目中有人”、“有趣”的孩子。

赋能“未来新人”成长,学校将打造“一方沃土”:提供多元课程跑道,涵盖科创未来、人文艺术、实践探索平台;依托一群敬业专业、有情怀懂合作的教师团队作为“舵手”。同时,许校诚挚邀请家长以“一群伙伴”的身份参与共建:成为“未来导师”参与社团课程、登上“少年讲堂”分享见解、加入“互学志愿”助力成长、同行“探索之旅”陪伴实践,搭建家校课程共进的桥梁。

“一个选择让我们相遇,一个目标让我们同心,一方沃土孕育希望,一群伙伴力量无穷,一座桥梁连接彼此”,许灵嘉副校长表示,愿家校以爱与信任为桥,共同孕育希望。


mmexport1755573769754.jpg


三、教育合伙,共赴美好

陆林海副校长在自己的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教育合伙人”理念,强调家长与学校应“以平等姿态共同参与教育过程,在资源与专业能力上互补,构建长期育人生态”。他指出,合伙需有“和”——平静真诚的沟通,需有“合”——持续坚定的协作。也重温了李月根书记的教育理念:“相信孩子、相信自己、相信团队。家校一起彼此理解与包容,互相支持与信任,共同双向奔赴美好教育。”并表达了一起做理性而温暖的“教育合伙人”的期待。


mmexport1755573779704.jpg


四、国防课程筑牢适应基石

2025级年级组长顾翠华老师先向启校生家长们介绍了优秀的启校教师团队,然后详细介绍了新生国防教育暨适应力课程安排,提醒家长做好仪容仪表、物料准备(特别注意不携带电子产品和首饰)等入校准备,建议提前调整孩子作息、增强体质、培养整理习惯,并强调“放孩子、练孩子,让孩子充分适应才是真爱”。同时提出家长提前教孩子学唱军歌,正向引导孩子面对训练挑战。顾老师强调及时关注“钉钉群”信息,家校合伙,共同助力三年初中生活。

迷彩砺新志,习惯筑未来。启校团期待通过本次国防教育暨适应力课程,让启校生在汗水与坚持中收获坚韧品格、良好习惯与家国情怀,以崭新姿态迎接未来的学习与生活。


5.jpg


五、赢在未来

陈海旺总校长以“赢在未来”为主题,分享了教育中的心得体会。陈校长在报告中指出,家庭需营造温馨氛围,而非仅聚焦学习,应当是一个为孩子提供情感情绪支持的港湾,家长也应跳出横向比较,尊重成长节奏,“有自己的节奏,踩出高性价比的节奏”。

陈校长认为家校需认清现状,强调了生源结构、生源基础、属地环境、家庭条件、竞争参照、管理团队、师资力量、运行机制、考试选拔机制对于教育教学环境的重要性,此外,家长也应当理性看待升学数据,认可多元发展路径,发挥优势。陈校长指出,集团化办学以“聚合而非合并”为原则,通过平行分班、统筹师资、开设俱乐部及周末社团等多元课程,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同时也强调了家校作为“教育合伙人”,需互信协作,摒弃片面归因,共同面对生源基础等挑战。

最后,陈海旺校长呼吁家长相信学校与教师的用心,以耐心静待花开,携手构建“温情且刚毅”的育人生态,以“精一执中,只承日新”的校训为核心,守护教育价值与品牌,助力孩子长远发展,共同托起孩子的成长星球。赢得了阵阵掌声,现场氛围热烈。


6.jpg


属于启校生的时间开始了!


7.JPG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