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25-06-25 浏览次数:212 摄影:周媛婷 审核人:沈张燕 作者:沈青棱
栏目导航

家校携手 同心同行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小学校区三四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更是家校同心同行的旅行。三四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关键转折期,孩子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品格塑造都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三四年级家长学校于6月19日晚在小学校区如约而至,本次活动由李月根书记主讲,共思共慧,携手家长,共同为孩子搭建更坚实的成长阶梯。


1.jpg


2.jpg


在教育孩子之前,李书记反而认为老师和家长应该先受到教育。教育是点燃火种的艺术,教师若想照亮学生的求知之路,自身须先成为永不熄灭的灯塔。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言传身教的共鸣。当家长沉溺于短视频的碎片时光,却要求孩子勤勉自律,无异于在孩子心中种下“言行不一”的种子——毕竟,孩子眼中的父母模样,往往就是未来自己的倒影。


3.jpg


爱孩子,是每位家长的本能,可很多时候,我们爱的方式却背离了科学,背离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当孩子犯错,或是没达到我们的期望时,打骂催吼似乎成了不少家长的“惯用手段”,李书记带领大家从脑科学的角度,知道了这看似简单的行为,却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


4.jpg


李书记指出三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关键转折期,学习难度升级、习惯养成加速,若教育不当,孩子极易陷入“习得性无助”。当他们反复经历学业挫折、努力未获认可,或长期遭受批评否定时,会逐渐产生“无论怎么做都没用”的绝望感,进而丧失学习动力,甚至自我否定。

这一阶段,家长和老师需敏锐察觉孩子的情绪变化,用具体鼓励替代笼统否定,如“这次计算正确率提高了,继续保持”,而非“怎么总做错”;同时拆解目标,将大任务化为小台阶,让孩子在点滴进步中重拾信心。唯有以科学引导驱散无助阴霾,才能助力孩子跨越关键期,在成长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5.jpg


高考结束后,一位女生独自拖着沉重行李挤地铁回家的视频走红网络。她的从容与独立,正是“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之事”的生动写照。当家长总以“孩子还小”“我来更省心”为由包办一切,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从整理书包、清洗衣物,到规划学习时间,这些看似琐碎的日常事务,恰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与责任感的最佳场景。李书记指出教育不是庇护,而是适度放手,唯有让孩子在能力范围内“多试错、多动手”,才能帮助他们在未来从容应对人生挑战。


6.jpg


教育孩子,恰似放风筝。既要营造自由舒展的氛围,给予探索空间,让孩子如风筝乘风翱翔;也要严抓底线,适时收紧“监管”之线,防止偏离正轨;更要帮助孩子筑牢自律的“风筝骨架”,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将良好习惯深植于心,最终实现自由与规则的平衡,助力孩子稳步成长。

“教育这件事,不跟孩子置气”。教育是春风化雨,而非雷霆暴雨。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磕绊,家长和老师若被情绪裹挟,以怒吼、斥责代替沟通,不仅无法解决问题,更会在孩子内心种下恐惧与抵触的种子。唯有放下怒气,以平和理性的姿态倾听、引导,才能搭建信任桥梁,让教育真正成为滋养生命的力量。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