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25-06-19 浏览次数:1152 摄影:顾烨芳 审核人:顾媛 作者:顾烨芳
栏目导航

喜报 | 2025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省赛传捷报!我校19名学子全员获奖,编程少年闪耀赛场!


夏风正暖,捷报频传!在刚结束的“2025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省级赛事中,我校编程校队19名学子全员出征、全员获奖,以100%获奖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科技答卷”!其中,邓朗瑞、罗艺腾等同学更以顶尖实力斩获一等奖,用代码书写青春的精彩,为校争光!

一、赛事简介:全国性科技教育盛会,检验综合素养的“试金石”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经教育部批准(教监管厅函〔2022〕13号),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2022-2025学年每年主办一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简称“全国青科赛”。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持续坚持以“科技强国·未来有我”为主题,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的新时代好少年”为目标,以彰显公益普惠风尚,助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力量为宗旨,注重发挥公益慈善组织在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创新人才、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的作用,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富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和竞赛活动,为青少年创造学习科学、交流成果、展示技能的舞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探讨提升的契机,为相关科技企业和机构搭建集中展示、交流互鉴、分享合作的平台,以此促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二、获奖名单:

本次比赛中,我校学子凭借扎实的编程功底与稳定的赛场发挥,实现奖项“大满贯”,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0.png


三、成长历程:从“代码小白”到“编程高手”,是热爱与坚持的双向奔赴

这些闪耀的奖项背后,是一群“00后编程少年”的热血成长故事。

日常:在代码里“找乐趣”

编程校队的教室总是最晚熄灯的那间:每周一、周三、周四放学后,成员们雷打不动聚在一起,不断挑战和突破;课间十分钟,也会在教室里找老师解答问题;周末的编程金牌班中,老师带着大家系统学习新的编程知识,每一个知识点都要“抠”到透彻。“一开始觉得循环嵌套很难,但后来发现,写出一个能跑通的程序,比打游戏还过瘾!

 

图片2.png图片3.png


备赛:在“调试”中打磨韧性

每年的寒暑假,校队进入集中备赛模式:实战算法题层出不穷地出现、解决,研究探讨的题量也不断突破自己的新高度。高强度的做题让自己能够在短期内化茧成蝶。

 

图片4.png

1.jpg


支持:是导师,更是“代码引路人”

校信息编程团队的老师们全程护航:为每个学生定制“能力提升清单”,针对低段学生开展图形化-Scrach的竞赛题目进行集中训练,对高段的学生进行源码编程Python及C++的指导,实时解决学生的代码问题,帮孩子们增强编程的实操能力。“老师不仅教我们写代码,更教我们‘用计算思维看世界’。”一等奖获得者徐祺浩说。

四、获奖心声:代码里的感动与成长,是荣誉更是新起点

当获奖名单公布的那一刻,机房里爆发出此起彼伏的欢呼与拥抱——这些在代码世界里“披荆斩棘”的少年,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他们的获奖感言里,有对付出的释然,有对团队的感恩,更有对未来的期待:

“坚持就会‘开花’!”——C++组一等奖 徐祺浩
    我希望自己能继续深入学习C++,编写出更复杂、更有趣的程序。也许有一天,我也能用代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让它实现我的各种奇思妙想。我相信,只要保持这份对编程的热爱和坚持,我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图片6.png


“从兴趣萌芽到攀登代码山”——C++组一等奖 朱彦择
    回望这五年,从最初好奇地触摸“魔法盒子”,到如今手握“创造”的工具,代码已悄然融入我的思考。它教会我的,远不止技能:是面对bug时的不气馁,是拆解复杂问题的条理,是享受从无到有创造的乐趣,更是在一次次“山穷水尽”后迎来“柳暗花明”的突破。编程,这条攀登“代码山”的路,布满挑战也充满惊喜,它让我相信,思维的疆域没有边界,而未来,正是一幅等待我用代码去描绘的、无限可能的画卷。


图片7.png


“一等奖,惊喜与荣幸!”——一等奖 钱溢
    能荣获2025年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浙江赛区一等奖,我深感激动与荣幸。回顾备赛历程,从初识算法逻辑的磕绊,到深入理解数据结构与问题拆解,每一步都是汗水与坚持的烙印。无数节课堂与代码相伴,反复调试优化,在一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特别感谢指导老师的悉心点拨和队友们的并肩作战,是团队的智慧与协作帮我攻克了难题,打开了新的思路。这次获奖不仅是对技术能力的肯定,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的魅力与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它激励我将这份热爱转化为持续探索的动力。未来,我会继续夯实基础,勇于挑战更高目标,用代码书写青春的无限可能!

 

图片8.png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