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先贤同行
——记JKSY中学校区五年级春季研学活动
一、我们为什么要研学——
在中华文化的星河中,宋代文化璀璨夺目。杭州宋城是宋韵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似时光隧道,能带领我们穿越回那个风雅激昂的时代。
平日里,风度少年们多从书本、屏幕中认识历史,而此次研学活动能让我们沉浸式感受宋代的真实生活。漫步宋城街巷,仿佛瞥见岳飞战场杀敌、苏轼江边赋诗、范仲淹心怀天下的改革尝试……,让宋韵文化真正扎根心间。与先贤“对话”,是思维碰撞的课堂,我们能思考岳飞“精忠报国”的现实意义,探讨苏轼豁达心态对挫折的应对之法,分析范仲淹思想对价值观的塑造作用……另外,研学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让风度少年们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包容。
让我们抓住机会,走进宋城,与先贤同行,开启启迪智慧、滋养心灵的成长之旅!
二、我们是怎么研学的——
研前:主题班会分享宋代人物卡,组建研学小组
早在行前半个月时,年级组就统筹安排了本次活动的各项细则,语文备课组更是针对此次研学活动,设计了学习探究单,挑选了典型的宋代人物为例,围绕职业装束、代表作品和历史贡献等方面了解人物特点,把握宋代社会的历史格局。
班会课上,孩子们纷纷介绍研读宋史资料后了解到的历史的多元面向:文明曙光中的先驱者——良渚古人;乱世动荡中的掌舵人——宋高宗;爱情传奇中的反抗者——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同学们耳熟能详的,一生征战无数、屡破金军,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威名捍卫家国的一代抗金名将——岳飞。短短4分钟的视频,述说不尽岳飞传奇的一生,当教室里吟诵起千古绝唱《满江红》时,每一个人都肃然起敬。
研中:杭州宋城解密研学手册单,赏析光影幻舞
到达杭州宋城后,各班风度少年们换上了英姿飒爽的宋家军服装,仿佛瞬间化身为八百多年前岳飞率领的威震敌胆的英勇战士。在“宋家军点兵”中,沉浸式体验宋家军神秘而威严的阵法,感受古代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的慷慨激昂之词响起,每个少年心中的爱国热血都被彻底点燃,宣誓将传承先辈精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进入杭州宋城的主体场所后,一场与课本深度交织的研学盛宴徐徐展开:市井街里,虹桥货郎的叫卖声与《清明上河图》动态长卷中的漕船摇橹声遥相呼应;活字印刷坊中墨香浸润下拓印的苏轼诗词,让语文课本里的文字跃然纸上;柳永雕像手持《乐章集》衣袂飘飘,其词作石刻与全息投影演绎的《望海潮》歌舞,将婉约词派的意境立体呈现;……。这座“活着的博物馆”让知识不再拘泥于纸张,而是化作可触摸、可感知、可共鸣的文化基因,在研学打卡的每一步中,完成从“学宋”到“悟宋”的跨越。
大型歌舞《宋城千古情》是杭州宋城景区的灵魂,用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和舞台机械,以出其不意的呈现方式将良渚古人的艰辛、宋皇宫的辉煌、岳家军的惨烈、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许仙的千古绝唱表现得淋漓尽致,带给风度少年们视觉的体验和心灵的震撼,立体呈现了研学前了解的各宋代人物的特点,为这场穿越之旅画上了一个浓墨重彩的句号。
研后:撰写大宋风华录,绽放历史韶光
返校后的语文课堂上,各班语文老师引导孩子撰写下了宋城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演出的观后感。既有陈世美与包拯的正邪对决,以戏曲形式传递道德坚守与法治公平理念的《铡美案》;也有传承南宋临安影戏遗风的“皮影戏”,用羊皮影人演绎经典故事,融合高科技灯光特效,呈现古今交融的视听盛宴;还有《清明上河图》的数字长廊,看驼队踏沙而来、酒旗随风翻卷,用全感官交互解锁北宋汴京“车马慢、茶香暖”的穿越式文旅新体验。……。宋城的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扇通往大宋乃至不同时空的窗口。它们用艺术的力量,让历史鲜活起来,让情感流淌起来,为每一位少年编织了一场又一场难以忘怀的绮梦。
三、研学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研学的终极价值,在于打通知识与实践的“最后一公里”,让学习真正扎根于真实世界。它不仅是个体成长的“催化剂”,通过实地调研、跨学科协作,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思维跃迁;更是教育创新的“试验田”,推动课堂从“围墙内”走向“天地间”。最终,研学锻造的是终身学习的“底层能力”——在陌生环境中快速学习,在复杂问题中抽丝剥茧,在多元文化中兼容并蓄,这些能力将成为少年们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硬通货”。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