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少年访先民,解码亿年生命卷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小学校区五年级研学
为拓展学生科学视野、激发探索自然的好奇心。4月24日,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小学校区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走进浙江省自然博物馆(安吉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风度少年访先民,解码亿年生命卷”的研学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六个班级的同学们在博物馆前广场整齐列队,以班级为单位拍摄集体合影,定格下充满期待的笑脸,为这场自然探索之旅留下珍贵的纪念。
作为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之一,浙江自然博物馆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通过化石、标本和数字技术还原地球46亿年的演变。步入“地质馆”,巨大的地层剖面模型和火山喷发模拟装置瞬间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在“浙江地质演变”展区,同学们通过交互屏幕亲手“拼接”板块,直观理解了家乡山脉与海洋的形成过程。展厅内的矿物晶体展柜和地震模拟体验台,更让同学们感受到地球动态变化的震撼。
“恐龙馆”内陈列的巨型恐龙骨架群成为全场焦点。从侏罗纪的梁龙到白垩纪的霸王龙,1:1复原的骨架搭配AR技术,让学生们通过平板电脑“复活”恐龙,观察它们的奔跑与捕食场景。而在“海洋馆”,同学们开启“深海探险”,目睹发光水母、热泉盲虾等奇特生物,感受深海的奇幻与神秘。
“生态馆”通过逼真的非洲草原、热带雨林场景和濒危动物标本,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深思。在“气候变化”互动展台前,有同学神色凝重地感慨:“全球变暖会让北极熊失去家园……”学生们还用“生态足迹计算器”评估日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在研学手册上写下“减少塑料使用”的承诺。
“贝林馆”则聚焦生物多样性,通过珍稀动物标本和生态链模型,展示不同物种的生存智慧。同学们在“适应性进化”展区,对比沙漠蜥蜴与雨林蛙类的生理结构,深刻理解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在“自然艺术馆”,学生们欣赏了以自然为主题的绘画与雕塑作品,“4D影院”内,逼真的风雨、震动特效配合《地球起源》影片,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陨石撞击与冰川时代的震撼。
博物馆为学生们设计了丰富的实践课程。在“地质馆”的“矿物鉴定实验室”,大家用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学习辨别水晶与方解石;在“恐龙馆”的“古生物修复工坊”,学生们化身“考古学家”,用专业工具清理“化石”模型,体验科学工作的严谨与乐趣。
这次研学不仅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理解了“板块运动、生物适应性、”等抽象概念,更通过艺术、科技与动手实践,激发了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多元兴趣。
夕阳西下,同学们带着笔记、研学手册和思考踏上归程。这场融合地质、生命、生态与艺术的研学之旅,让知识跳出书本,在少年心中埋下敬畏自然、探索未知的种子。正如博物馆墙上的寄语:“读懂过去,珍视当下,方能守护未来。”相信孩子们在这场“风度少年访先民,解码亿年生命卷”的研学活动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