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育,同心助力成长
——七年级萌校生家长会纪实
为进一步加强家校沟通,凝聚教育合力,4月23日,我校七年级召开期中家长会。活动通过年级整体汇报、班级个性化交流、学科一对一答疑三大环节,搭建起家校协同育人的桥梁。
第一篇章:凝心聚力话成长
傍晚六点,全体家长如约齐聚报告厅参加年级家长会。年级组长李明老师进行了“家校合伙,筑梦成长——携手托举生命的拔节”主题报告,提出了学校一直以来“家校合伙”理念,提出家长朋友与老师要彼此信任、配合,及时沟通的要求。李老师还妙用竹子生长的三个阶段——根系深扎的潜伏期,爆发成长的拔节期,竹林效应共生期来形容孩子的成长。而初中阶段正是关键的拔节期,希望通过家校通力合作,实现托举生命的重任。
李老师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他的分享:一、护航团队:您孩子的成长合伙人;二、成长报告:看看咱娃的蜕变轨迹;三、培养策略:您没见过的教育故事;四、未来行动:咱们一起这样搭把手。报告过程中图文并茂,生动的故事力,强烈的共情力,引发家校合伙人思维共振。
第二篇章:以爱为帆启新程
晚上七点,家长们带着年级会议的收获,走进孩子所在班级。教室内灯火通明,班主任们精心准备,独具匠心,交流的内容与主题,有创意又有价值。
“从4人到34人的进步,不仅是数字,更是思维转型的见证。”老师以一道题为例,首次测试仅4人答对,通过“错题解析—分层订正—跟踪强化”的三步法,最终34人攻克难点 ,展示了教学的精准施策。通过反复练习和订正提高学生成绩,体现了老师们的耐心和方法的有效性。
有的班主任通过分享自己亲子关系案例,以身示范告诉家长朋友们激励孩子的方式和方法,试图传递“物质激励只是起点,最终要唤醒内在动力”的家庭教育理念。不为奖赏,只为眼底的光。这正是教育的诗意注脚。
还有的班主任针对青春期学生的特点,设计情绪管理指导环节。不论是用数据说话,还是以共情破冰,各班故事力满满,方法各异,但初心如一。
第三篇章:精准把脉赴未来
晚上七点半,家长会迎来最热烈的环节——任课老师与家长一对一深度交流。学科老师们在教室内外或办公室设置“一对一咨询点”,家长们根据孩子需求奔向不同学科区域。
办公室的灯光在走廊上连成温暖的星链。不少家长攥着笔记本穿梭于人流中,或蹙眉细问,或俯身记录,每一扇敞开的门前都攒动着关切的身影。老师们桌前摞着厚厚的成长档案,便签纸、记录本上写满批注,语气始终温和。
那些被反复摩挲的成绩单边角、写满批注的作业本扉页、钉钉存了又存的英语朗读……此刻都化作细密的针脚,将五百多个成长故事缝进春夜。
晚上八点半,校园内依然灯火通明,许多家长不舍离去。离校的家长走过教学楼,总忍不住回望那片灯火——那里亮着的不仅是办公室的顶灯,更是家校共同掌着的灯,照见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一问一答间,都是未说出口的“我在乎”。
本次家长会通过系统化的信息传递与精准的个性化诊断,让家校教育理念同频共振。这场充满温情的“双向奔赴”,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了更多笃定与力量。
教育是家校共绘的同心圆,让我们继续携手并肩,在爱与智慧的灌溉中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