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师服务 发布时间:2024-07-10 浏览次数:1784 摄影:李诗瑶 解中莉 黄睿 审核人:卜伟强 作者:任宇讷 冯霞
栏目导航

研修不负夏日长 潜心撷取满庭芳

——经开区小学语文90学分理论培训活动⑤


骄阳似火,蝉鸣如歌。7月9日,经开小语的老师们相聚嘉兴市文贤学校(东校区),继续2024上经开区小学语文90学分理论培训的热辣滚烫之旅。


图1.jpg


上午,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实验学校亭桥小学祝贵耀校长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专题为《走向融合: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讲座。祝特由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文本框架与逻辑思路引入,如何基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具体讲解。

一、导向与精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首要原则和基本要求。祝特带领老师们梳理课程标准的六大学习任务群,提出坚持目标导向,精选优质课程资源。以具体课程《十二生肖文言课》为例,强调作为一线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重视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二、主体与类型,课程资源由静态单一走向动态多元的丰富之为。祝特以王崧舟老师的《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说明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指出我们要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丰富课程资源类型。


图2.jpg


图3.jpg


三、共建与共享,课程资源由过往搜集走向未来学习的突围之路。祝特提出要建立合作开发机制,实现课程资源的共建与共享,并举了“阅读资源库中的古诗词里的遇见”这个案例,强调我们应当增强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建立动态发展的资源观念,有计划地建设课程资源开发系统。

四、整理与优化,课程资源由课堂中心走向学习任务中心的融合之径。祝特强调课标中的一大变化: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再到现在的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把握好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旨,优化统整教学内容,变革学习方式。祝特还结合具体的例子就如何开展跨学科学习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图4.jpg


图5.JPG


祝特的讲座精彩纷呈,不仅为在座的老师们提供了实践操作指南,更激发了老师的创新思维,拓展了老师们的教育视野,为教育创新注入了新动力。

 

收获与体会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禾新实验学校:张娟红

祝贵耀老师的课例和讲座从四个角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真实的课例,让我打开眼界。原来语文学习任务群课程资源可以如此丰富,这些资源可以是邮票、文物、古诗文等等,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而精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散。不仅如此,祝老师还非常注重语文学习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让语文课堂的学习于无形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习得了这些知识。这样的任务群的建设,真正落实了语文素养,提升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戴梦霞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中提及,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宜性程度决定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运用水平。祝贵耀老师用《辰龙点睛》的课程开发案例给我们做了精彩范例,让老师脑海里有了参考于启发。祝老师又从主体和类型入手,手把手教老师怎么把课程资源由静态单一走向动态多元。让我们学到了资源淘金的各种方法,接地气又实用。一个个资源利用的实践案例的分享讲述展现的是祝老师“大语文”观的思想内涵。

 

嘉兴长水实验学校:沈叶枫

在这炎炎夏日,祝贵耀校长的精彩讲座如同清泉,滋养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我深刻体会到语文教学的无限可能。他不仅深度剖析了课程标准,更引领我们从理论步入实践,将语文学习任务群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从精选资源到多元融合,再到共建共享与优化整合,祝校长不仅为我们铺设了一条提升教学质量的实践道路,更启迪我们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勇于创新,跨界融合,开启了语文教育的新篇章。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教育灵感的火种,燃起了我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的热情与憧憬。

 

小暑至,盛夏始,万物繁茂时。下午,由全国小语“十大青年名师”、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杭州市优秀教师洪峰老师带来专题讲座《单元整本视角下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实施例谈》,让参会教师享受了一场专业成长的“饕餮盛宴”。


图六.JPG


洪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梳理成长轨迹,分享自己的整本书阅读研究之路。语文老师的“三重门”,从“课文”到“课堂”,从“课堂”到“课外”,从“课外”到“课程”,直至第三阶段“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体现教师的专业化。洪老师提供了阅读课程范例——经典名著《西游记》阅读课程,与老师们互动学习,“西游人物知多少”“西游人物齐分类”“孙悟空的成长密码”,先从已知的开始聊起,再到人物中发现主题,共读孙悟空破译成长,让孩子在阅读中发现“成长没有捷径”,深入激发阅读兴趣,获得阅读收获。


图七.JPG


图八.JPG


洪老师以“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课程思考”为载体,围绕“为什么要做”、“可以做什么”、“尝试怎么做”三个部分,抽丝剥茧解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 ”。他从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统编教材五上第八单元、五下第二单元、六下第二单元,明晰教材特点和教学价值,提倡“原生态阅读”、把握目标设定指向,共同研讨“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帮助参训老师建构整本书阅读策略,助力学生快乐阅读。


图九.JPG


图十.JPG


觅阅读之道,让整本书阅读课程设计活动迸发出新的生机,相信各位参训教师会带着所思所获,学以致用,积极实践,努力做好语文教学的点灯人,引导学生乐于读书、学会读书、爱上读书,点亮每一个孩子的阅读之灯。

 

收获与体会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陈惠林

下午,聆听了洪峰老师《单元整体视角下,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实施例谈》,洪老师以《带孩子走进名著之门》为例,向老师们展示了《西游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从学生已知内容走进书本,再通过梳理和分析人物,引出适合学生学习的主题——成长,然后聚焦孙悟空,感受人物美好品质,理解成长的含义,破译成长密码。在活动中,渗透归类,辩论等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获得收获。洪老师具象生动的展示,给我深刻的启发。接下来刚好要任教五年级,亟需推进整本书阅读教学。我学到了如何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阅读主题,运用学生感兴趣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陪伴学生成长。今天的学习,于我是一场及时雨,润心悟法。

 

嘉兴市塘汇实验学校:莫月红

聆听了洪峰老师《单元统整视角下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实施例谈》的讲座,我深感其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他以名著《西游记》为抓手,从教师与学生双重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阅读课教学。洪峰老师通过自身经历给予的深刻启示,让我在学习中有了更深的体悟。
作为一个专业的语文教师,需要经历“三重门”: 从课文到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的改进;从课内到课外,课外阅读实践的推进;从课外到课程,阅读课程的开发实践。
整本书阅读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更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的丰富。可以说,童年的阅读是一生精神的奠基!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引领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享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习惯。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潘敏艳

7月9日下午,有幸聆听了洪峰老师《单元整体视角下整本书阅读课程建设实施理例谈》的专题讲座。洪老师以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为例,生动地将西游记中的文字内容结合到我们的实际生活,用故事中人物成长历程,给自己的成长之路提供一种借鉴和共鸣。洪老师围绕特定阅读主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阅读任务,关联社会生活事件创设真实语言运用情境,组织连贯性的实践活动并借助多样读写支架促成活动顺利开展。在广阔的阅读时空里鼓励学生形成创造性的阅读成果,帮助学生建构整本书阅读成功经验,从而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朱永新老师曾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整本书阅读不仅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还应是每个个体生命成长的重要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整本书阅读这一学习任务群的落实,最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全面育人的功能。

 

杭师大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黄佳勤

今天有幸聆听了洪峰老师的《单元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建设》这个讲座,洪峰老师先以名著《西游记》整本书阅读为例,给我们现场再现了两堂有趣生动的课。他带领我们从成长经历切入,对孙悟空这个角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接着洪老师从“为什么要做”,“可以做什么”,“尝试怎么做”三个维度,结合小学五、六年级语文书中关于国内外名著课文,让我们明白开展整本书阅读,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出发,并结合教材和新课标锚定好阅读主题,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使阅读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读,而是激发孩子深层次的思考与思辨,从而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洪峰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也为未来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这个夏天,经开小语的老师们将继续积蓄力量,砥砺前行,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更加热烈的光阴!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