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涯,“研”无尽
——记上虞区与江山区培训者团队研修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三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经开实验学校迎来了上虞区与江山区的数学老师的莅临指导,数学教研组紧紧围绕“以学为主,为学而导”,立足大单元教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开展了一系列研讨活动,如似锦繁华展芳菲。
上午,由嘉兴经开实验学校初中数学组的曹美华老师和陈雪飞老师展课。
第一堂课是由曹美华老师带来的七下《乘法公式》,本节课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在设计学教过程中重点思考了初中公式教学中的出发点、支撑点和关注点。曹老师基于学生认知准备,认清出发点,从回顾一般入手,再引出特殊,体现了认知方式的同一性;又基于数学教育理论,找准支撑点,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化”活动,实现“数学化”教学;更基于公式结构特征,抓牢关注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公式的选择与应用。
经开实验学校的陈元芳老师评价本堂课“朴实、真实、厚实”。曹老师的亲和力不仅体现了数学专业素养,更营造了“乐学”的课堂氛围。并且,曹老师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感受和认识,通过课堂进行了真实表达,使整节课自然顺畅。总观这堂课,充分体现了丰厚的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从特殊到一般思想……
上虞区的吴老师认为,本堂课的设计从多项式的结构特点出发,再配以形的角度,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猜想、验证、归纳、应用的过程,重视变式教学,注重练习的层次感,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元要求。
第二堂课是由陈雪飞老师带来的八下《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陈老师首先梳理三角形的学习路径,再类比到四边形的学习路径,从三角形到四边形,特殊三角形到特殊四边形,让学生明白几何学习与研究的路径的一致性。在教学设计中选用了书本上合作学习的内容,对于学生知识的深发有帮助,从动手的拼图初步感受平行四边形边角的关系,为例题铺垫,让学生有宏观上的感受。
经开实验学校的周圆圆老师从“立标、对标、达标”这三个方面进行评课。陈老师这一堂课基于新课程标准,精准把握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堂环节分为引入、定义、性质、小结四大板块,对标几何图形的研究路径,搭建学习框架。周老师评价本堂课“虽是树木,却见得到森林”,体现单元整体,将知识渗透到各个环节,促成学习目标的达成。
上虞区金老师点评到“教材是冰冷的,但火热的思考才会有各有千秋的设计与教学”,陈老师的教学设计重视指向学习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开放的题目设计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做到了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努力让学生发现问题,真正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总而言之,江山市的严老师认为两堂课学教实施思路清晰,学生学习习惯培养良好,都能积极参与课堂,同时两个老师在循循善诱,语言严谨,每一道例题后都会归纳总结,发挥了例题的实例规范作用。课堂小结中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梳理,理解数学思想。
下午,由嘉兴经开实验学校初中数学教研组长李明老师和教师服务中心主任李树老师带来主题讲座。
李明老师以《学导课堂,重在设计》为主题,分享其针对学导课堂的实践与探索。首先,李老师展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教学流程,从学教方式、互动方式、引导方式三个方面分析课堂教学的变化,重在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知识,通过训练数学思维,培养解题能力,从而积累经验、提升数学素养。接下来,李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解读“学导课堂”的核心内涵,提炼出三大学导标志——以学为主,减少教的活动,增加学的活动;为学而导,教师有针对性、有方法地导学;深度学习发生是课堂转型的显性标志。因此,李老师基于学导标志,进行多元实践,设计四类常用的课堂样式。以《一元二次方程》和《同底数幂乘法》的教学流程为实践案例,分析其教学设计的特点和优势,以“四个理解”为教学设计的前提,以“学导教案”为学导设计的载体,以“学导模块”为教学实施的关键,以“无痕引导”为学导活动的核心,以“单元整体”为教学设计的趋势,以“数据分析”为精准导学的支撑。最后,李老师向上虞区和江山市的同仁们介绍了嘉兴经开实验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分享了半日教研活动的实施步骤。
教师服务中心主任李树老师以《活水润物,沃土盈枝》为主题,诠释了我校研修团队建设“以校为本,文化立研”的核心要义。李老师向上虞区和江山市的同仁们介绍了嘉兴经开实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团队文化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从三个方面着重介绍我校成长型教师团队建设——引领与服务并重,组建“自生长共生长”的教师团队;建构与加持共举,保障“四式驱动”的教师成长机制;夯实与优化同行,彰显“平衡充分”的教师学教品质。正是因为有着校训中“尊重与开放”的源头活水,便可以搭建各级各类研修平台,通过群体的共生共创,构建相互依存、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研修生态系统。以时间文化为犁,勤于开垦,从而实现厚积而薄发,硕果盈枝。
春已到,正是撸袖奋斗时,让我们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加深责任、凝聚力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扬帆起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