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生动课堂” 静听“拔节声响”
——记经开实验小数组第一次展课研讨
草木染华,初秋送爽,秋日的第一阵教研之风如期而至。9月27日下午经开实验小数组齐聚103班,聆听新晋教师翟金浩老师对《加法的初步认识》一课进行展示。
翟老师精心设置了导入环节,先后动态出示了飞来3只蝴蝶和1只蝴蝶,通过4只蝴蝶的聚集过程,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为了体现学生是否正确地理解图意,翟老师规范孩子的语言表达,将零碎的话语转变成完整清晰的句子,并引导孩子辅以动作重点突出“合起来”的意思,也是学生今天学了这节课和原本没学过这节课表述时的区别,并为后续的读图表达作一个明确示范。
翟老师自然地借助孩子的算式反馈,带领孩子将合起来的意思和第一次认识的加号进行联结。当学生初步经历了加法概念的认知过程,原有的认知经验开始萌动,翟老师顺势提供了同样蕴含“3+1=4”的合并思想的三幅图,让学生自主辨析,在观察对比中理解3、1、4的具体意思,在具体情境过渡到抽象算式的经历中感受数学的简洁性。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历经一个“具象——表象——抽象”的完整认知过程,翟老师还让学生以画圆圈的图形表征方式厚积对加法“合并”的感知,实现对图与式的较好对应性理解。经历从具体走向抽象的加法概念建构之后,翟老师又带领孩子从抽象走回具体,摆小棒的数形结合让学生意识到算式有着丰富的生活原型,是对许多生活事例的提炼和抽象。
高大挺拔的翟老师和一年级入学不久的求知稚童形成了最萌身高差,但翟老师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孩子,眼中处处流露出关爱之情,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一次次躬身,一遍遍示范,一步步引导,带领学生从算式认知走向加法结构的建立,在儿童数学学习之旅中,给予了他们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
听完翟金浩老师的展课之后,经开实验小数组在机动教室里对《加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进行了研讨。翟老师在今天的展示之前一共进行了五次试教,还和同年级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的互听互学,在深入解读教材和学情之中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在现场和老师们展开了讨论。
作为经开实验小数组的灵魂人物宋刚校长告诉大家,他的视角在孩子身上,关注的是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对于入学不足一个月的一年级孩子,把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融入到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将会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加法的本质”宋刚校长依旧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认为“不能把自己的理解转嫁到孩子身上”,要以学生的现实认知为起点,通过眼睛看、脑袋想、嘴巴说等手段,让数学的眼光与现实情境连通,让质朴的表达与数学语言接轨,让多元的表征与数学思考契合,从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维。
接着,一年级组陈佳老师从“以学定教,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关键”、“层层推进,紧扣学生的思维过程,聚焦本质”、“巩固练习,内化知识的本质意义,深化建构”三个维度对本课进行了《把握知识本质,深化意义建构》的评课。陈老师从2022版新课程标准出发,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讲述了翟老师“五磨”过程中的变化和原因,以期呈现的“生动课堂”。
经开实验小数组教研组长金雯婕老师对翟老师本节课进行了肯定,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金老师从经开实验小初衔接的特色课程出发,意识老师们不仅要关注当下的教学内容而且在诠释教学内容的方法和手段上与后续年级衔接,比如对加法含义的画图表征上还可以融入大括号、线段图等等。最后,金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感谢文校团翟金浩老师的首秀,促成了今天经开实验小数人的一次研讨盛宴。
秋分过后,夏日的灼热渐渐消散,萧瑟的秋风婉转涤荡,但校园里的鸡冠花正如火如荼地绽放着,昂立绿荫间,这正是属于它的花季,这也正是属于师与生共同生长的人生之际。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