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课研服务 发布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1658 摄影:钱洪民 作者:杨兰
栏目导航

赴一场翠柳之约

——记嘉桐三校互联教研活动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在万物齐生长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桐乡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的伙伴们。在这里,我们观摩现场教学,交流分享经验;在这里,我们精准分析现状、发挥协作合力;在这里,我们一起寻找实现梦想的力量。

活动由一实经开初三社会法治备课组长孙柔嘉老师主持。她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三个主要环节:分别是一中实验经开学校徐利忠老师的现场展课、桐乡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教师评课、中考备考经验介绍以及本校在复习备考中的策略研讨,可谓干货满满、令人期待。


1.JPG


第一环节:由徐利忠老师带领着904班的大朋友们,为我们呈现了一节别开生面、以生为本、精彩纷呈、又有中考复习指导意义的的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徐老师以课标链接、考点链接、手册链接和典例链接四个环节为支架,以两个维度、两个考点为主线,以环环相扣的问题设计为承接进行总体设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徐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典例链接”中,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例如提问学生时引导学生注意审题三步走:答什么?答多少?怎么答?提醒学生答题时把握时间要素,并利用年代尺及时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这节课不仅让学生受益匪浅,也为我们其他老师上复习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2.JPG


808A5745.JPG


第二环节:桐乡市第六中学教育集团老师进行评课、介绍中考复习备考经验及下阶段相应的复习安排。

经验丰富的蔡老师对徐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在她看来904班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虽然是复习课,但是徐老师仍能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氛围和谐;徐老师还通过层层递进、问题导学的方式,梳理了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落实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最后,蔡老师还提到了“典例链接”这一环节也是让她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徐老师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从他人的视角发现自己答题的漏洞和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答题能力,蔡老师也特别强调了在今后的复习中,当学生时间概念模糊时,年代尺是备战中考、高效复习的好方式。


蔡.jpg


接下来由睿智美丽的李老师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复习备考经验。

李老师首先提出了好的复习课要怎样上的问题。她首先介绍了上复习课容易进入的误区:一是根据手册、照本宣科;二是让学生无限制地刷题,其实这两种方式都不可取,李老师给出了学校的宝贵经验:第一,针对性复习——针对易错题重点题,要强化训练;第二,落实性复习——反复性学习夯实基础,自主性学习提高能力;第三,跟踪性复习——重点学生跟踪提优补差,重要考点跟踪提高效率。李老师给出的针对性建议就是要重视教研室发放的官方资料——学习指导与评价。李老师的经验介绍非常接地气,也能体现李老师及她的团队在中考复习的路上,每一步都走得胸有成竹、踏踏实实。最后李老师提出美好祝愿:愿我们今天的努力能超越昨天的自己。


李.jpg


最后由沉稳睿智的余老师为我们提供了六中教育集团的复习安排:一轮复习,4月下旬已经完成了初一、初二的内容复习,计划5月中旬结束初三内容的复习;下一阶段的设想:计划二轮复习时,利用浙江省内的一模试卷进行刷题;并结合相关中考热点进行筛选和整合,作为专题性的研讨和复习。


陈.jpg


聆听了桐乡市第六中学老师们的评课、经验分享和下阶段工作安排,受益匪浅。中国自古就有“来而不往非礼也”的传统,因此第三个环节由一中实验经开学校的历史与法治备课组长孙柔嘉老师分享介绍学校的备考思路——有效˙高效的中考复习策略研讨。

高效要求“精”:目标要精准、内容要精当、方法要精准,鉴于此,根据法治、历史和地理不同的学科建构了三种课堂模式,搭建三种框架。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法治侧重于知识体系的建构、历史侧重于历史时序的构建、而地理更侧重于中考题型的训练,通过集体备课、上课、检测和个别辅导,加强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参与活动的各位老师听得认真、记得仔细、评得到位、合得精彩。

嘉桐三校互联教研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三校老师共聚一堂,要归功于搭建沟通桥梁的大咖沈坤甫老师,对于中考复习,作为中考命题专家,他有独到见解。他认为两种题型可以重点关注:SOLO题和辨析题,他认为这两类题目的做题方法比较明晰,如果强化训练,学生的得分率会比较高;另外他认为嘉兴市和各地市创新题型也需要格外关注。虽寥寥数语,但对中考备考的指导意义重大。


808A5764.JPG


未标题-1.jpg


一中实验经开学校的陈海旺副校长做了相应的细节补充说明,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意见。

首先,他高度肯定了李老师的双向细目表。他非常认同这样的做法,同样作为中考命题专家,他认为制定双向细目表,可以明确考题的方向和重点,制定双向细目表,通过考试考点及其使用的行为动词,纵向是题型,横向是考试的能级如: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能力,这样的梳理有助于更接近命题者的命题思路。

其次,关于热点。中考专家命题时,将热点材料作为情境时,是做了整合的,如果一味地分析热点、下大功夫学习热点,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我们要做的是基于热点,把重心放在问题的设计和思辨上,结合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大的方向是希望增加思辨、有创新,这样才能更接近命题者的思路。

再次,关于平时复习的具体做法。陈校分享了一个小妙招,那就是把参考答案打印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读、圈、点、划参考答案,;如果想求得更好的效果,可以让学生重组答案,并且赋分值和得分标准,要求学生把参考答案贴在题目旁边,如果坚持训练,效果会很理想,因为答案中体现了编题者的思路。


旺.jpg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相信我们立足现状、共同探索、通力合作,我们定能在中考谱写属于自己的华章!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