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种子深度,把握思维梯度
——记经开、秀洲两区联动小数“单元起始课”项目化研讨活动
春暖花开的4月27日,经开区小数骨干教师和秀洲区小数课例组成员相聚在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开展了“经开、秀洲两区联动小数‘单元起始课’项目化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柏亚慧老师主持。
上午第一节课是由我校朱娴老师执教《有余数的除法》,朱老师以“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你有什么了解”为问题切入,然后用“找余数”这样一个核心问题贯穿整节课。任务一:将13颗糖果分一分,圈一圈,并写出算式,看看能不能找到余数。余数在哪里?为什么它是余数?借助直观帮助孩子顺利理解“什么是余数?”;任务二:17÷3=( )……( )不画,不圈,能找到余数吗?(实在有困难的孩子可以画一画)。一个有梯度的任务,帮助孩子慢慢从圈里跳出来,用口诀找余数,恰到好处地将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结合起来。任务三:
“4( )÷5=有余数吗?”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层层递进,循循善诱,将孩子们的思维推向高潮。
第二节课是由城南小学佘林林老师带来的《克和千克》,佘老师从超市购物情境出发,了解生活中一些熟悉事物的重量,结合选一选、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等进一步感知1千克和1克的重量,再以直观形象的跷跷板把“克和千克”的关系用板书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计量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的认识。
课后,由秀洲区研训中心书记、嘉兴市名师王祖英老师针对两节课进行专业深入地解读。朱老师的课不走寻常路,立意高,思维高。第一、注重与原有知识的勾连,不忘“平均分”是“有余数除法”的母体;第二、促后续生长的任务设计;任务二的大胆设计,有高度、有梯度,从“借圈”到“脱圈”的一个跨跃,学生渐渐从“用圈分”找余数到“用口诀”找余数。这样挑战任务,符合学生实际需要,恰到好处地帮助学生“跳圈”。第三、以具体操作奠基;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佘老师的课严谨、扎实、到位。首先从超市这一学生熟悉的情境展开,帮助学生感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其次用丰富的材料提炼出轻重是质量的根本属性,创设多种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千克;最后进行标准量的具体化,“1千克有哪些物品?”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1千克”这个质量单位。
下午场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秀洲区课例组成员完整呈现团队研讨模式。首先以印通小学包梦瑶老师的《认识面积》前测分析和磻溪教育集团陈冯敏老师的课前说课拉开序幕。两位老师将面积比喻成奶牛,包老师从三道前测题:什么是数学中的“面”?什么是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出发,揭示孩子们对于面的概念,只知其意不明表达;面积本质只闻其名不知其意;面积度量混淆周长难以理清的问题。陈老师从数学中的“奶牛”,教材中的“奶牛”,本节课中的“奶牛”三个角度出发,总结概括了本节课对于帮助孩子接近“奶牛”的真相的一些探索。
接着闻川小学的庄晓婷老师和303班的孩子们带来了《面积的认识》,庄老师引导孩子们在找“面”、摸“面”、画“面”三步骤中感知“面”,并通过比“面”、测“面”,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最后通过层层挑战,让孩子们在活动与练习中进一步明确面积和边的长短是有关系的。
最后由阳光小学俞培君老师进行《面积的认识》评课,俞老师根据三道后测题:找图形中的面,并涂色;比较图形中的面积和周长,深入剖析了基于经验建构表象、解释应用建构内涵、勾连孕伏建构体系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并阐述了其对关于“单元种子课”教学过程的看法。
第二部分由课例组导师、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孙雅民带来一节《“除法”单元复习》,孙老师从孩子们课前完成的加、减、乘、除各一道竖式计算除法,让孩子观察对比竖式计算的不同,提出疑问:“除法可以从低位算起吗?”并通过全班协力解决这个问题。孙老师的课堂让孩子们在完整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敢于质疑,提升能力,发散思维!最后由课例组导师、嘉兴市名师徐晓靓老师进行精彩的课后点评,徐老师从“上什么?为什么?怎么上?”三个问题出发,清晰总结了对于《“除法”复习》这节课的关键环节便是“先破—再立”。
秀洲区研训中心小数教研员宋华良老师对课例组活动进行了一次精炼总结。宋老师从对比事例出发,提醒在场的老师们思维链条越长,解决问题的深度越深,用学会用长城的思维去思考一节课的形成。最后,宋老师又送给在场的老师们三句话:1,在立意方面,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精研课“魂”;2.在实践方面,要以开放的心态,玩转课堂;3.在追求方面,要以包容的胸怀,完善课堂。
活动的最后,经开、秀洲两区小数教研员给本次上课、上台的老师们进行了隆重的颁奖,既是肯定又是鼓励:肯定老师的努力钻研,鼓励老师们继续前行。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