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课研服务 发布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1453 摄影:娄越 陈帅妮 作者:邢如飞
栏目导航

走近初中艺术课堂 共话教师自我成长

——记校初中音乐、美术校长约课活动


一个人神奇般地降临大地,就是演绎奇妙艺术的开始。最早从接触声音开始,然后有了颜色、语言、花草、冰雪、星河、分子……。从幼儿时期到儿童到少年,我们都在学习艺术中不断体验幸福的人生。

明媚的初春,我们一实经开的校长约课活动如约来到初中的两堂艺术课堂。3月23日上午第二、三节分别是七年级的音乐、美术课展示,由成陈炳杰老师和计秀新老师分别带来音乐课《走近电影场景音乐》和美术课《水彩书签》。

成陈炳杰老师作为入职不到两年的新教师,在这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中,教学环节设计清晰、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实属不易。课堂中围绕着电影《卧虎藏龙》中的两段熟知的音乐“夜斗”和“竹林穿越”展开。


图1_副本.jpg


作为初中的音乐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参与感是我们常在思考的问题。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地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


图2_副本.jpg


图3_副本.jpg


图4_副本.jpg


电影音乐作为画面的辅助有渲染背景气氛的作用。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一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卧虎藏龙》中的音乐也随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成老师从音乐本位出发,听觉优先的原则,让学生先听音乐,大胆猜测音乐所描绘的电影场景,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并在听前有引导性地话语,提示能听到的乐器、音色、种类、节奏、速度等所积累的音乐知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去思考。本课的一大亮点,就是在欣赏“夜斗”的音乐并找到主奏乐器感受体验后,教师没有给出音乐原本的节奏,而是让学生大胆给无声画面去配乐。老师给学生准备了中国打鼓、响板、鼓棒。学生聆听打击音色后,在回忆、模仿的基础上参与创作。孩子们在领了“配乐师”“音像导演”的头衔后,面对着画面开始眼脑手风暴。最让人欣喜的是我们听到了一个孩子从“我不会呀”、“我不懂”到听到老师鼓励后精彩地与伙伴配合出打击乐合奏,表现了画面中追逃、打斗的场景。


图55_副本.jpg


计秀新老师作为资深的经验型教师,在美术课堂开始前,非常周到地与孩子们讨论了课堂的常规要求。一堂高效的课堂离不开好的纪律;面对丰富的材料及大量的动手操作课也少不了前期对材料使用规范的操作要求。课堂在老师的指引下迅速进入状态。


图6_副本.jpg


从书签的起源、材质到书签上的图案;从书签设计的构图到思路;水彩的画法到作画的步骤,教师娓娓道来。对于很多初次接触水彩画的学生来说,课堂是新鲜的,体验尝试是充满乐趣的。


图7_副本.jpg


听课的老师们欣赏了孩子们的作品,每个作品都是不同的审美体验。计老师说艺术是要表达情绪的,把看到、想到的用作品体现出感觉来才是好的表达。于是我们看到了“Ins风”、“小清新”、“工笔花卉”、“图案设计”、“影视广告风格”、“卡通”、“山水”、“色块”……一个个精美富有创意的工艺品书签呈现在课堂中。


图5_副本.jpg


狄德罗说,自然有时枯燥,艺术却永远不能枯燥。摹仿自然并不够,应该摹仿美的自然。一堂好的艺术课带来的不仅仅是40分钟的愉悦,更是一个人终身享受幸福的方式。享受生活、享受艺术,艺术教师们在致力于打造美的路上努力着!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