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0)
2017年 6月底,嘉兴一中实验经开学校(以下简称“一实经开”)开工仪式在一湖诗意的姚家荡旁举行,经开教育翻开崭新的一页。
冠名本土知名教育品牌的一实经开,是由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投资建设,浙江嘉欣教育集团营运管理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包括小学和初中,预期发展规模为66个班级,其中小学48个班级,初中18个班级,在校学生2500人左右。
学校秉持“精一执中,只承日新”的办学理念,专注义务教育,2018年招生办学,为了居于更高层次实现学校发展,特制定本战略规划。
1.法律环境
新《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给民办教育市场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实际上学校的诞生过程也在这部法律的影响下产生过波折,目前学校的办学行为从某种角度来看是类似“美国特许经营学校”(特许学校与政府之间是一种契约的关系,通常三至五年,学校必须在契约规定期间保证达成双方认可的经营目标)的中国版,而且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要求,限制该限制的方向,扶持该扶持的地方,是经开管委会充分执行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大胆创新与谨慎探索。
2.行政环境
嘉兴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是学校硬件设施的投资方,从这个角度与背景来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区域缺乏优质教育资源,需要外部引进;政府作为引进主体,希望在本区域产出品质卓越的教育资源;无论公办、民办,能作为本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区域教育发展,满足民生需求是关键与根本。因此,政府投资建设这样一所学校,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
3.市场环境
目前,嘉兴市场上中民办教育资源相对而言比较丰富。市本级早期创建民办学校,小学段有南湖国际实验学校,中学段有嘉兴市21世纪外国语学校、秀洲现代实验学校、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等,但比较完整的九年寄宿制学校目前在嘉兴市场中还不多见,此外,随着接轨上海等一系列发展政策的推出,嘉兴承接上海资本、技术、人才溢出效应的体现,人口二孩政策的持续发力,对更高品质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膨胀,都将导致市场对高品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呈现长期井喷状态,因此,在这个阶段来临之前,搭上市场发展的脉搏,必将给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充分的市场预期。
4.生存环境
纵观嘉兴整个教育生态,公办体系受制于体制机制,发展状态与环境都有所滑落。
市本级小学阶段,三大集团学校(嘉兴市实验小学、秀城教育集团、辅成教育集团)强势占据主要教育市场,其他公办小学规模小,能力欠缺。相对本级民办小学,公办小学的强势是事实存在。一方面说明公办小学保持着不错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竞争、缺乏“鲶鱼效应”,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公办小学的发展。
市本级初级中学板块,嘉兴一中实验学校独占鳌头,其他民办学校总体生源不愁、总体质量平稳。民办体系的学校,尽管在发展中也会碰到种种困难,但是体制机制灵活,内部管理到位,整体生存状态向好,无根本性生存压力。市本级公办初中,虽然独占政府保障的优势,但公办机制和民办进击的叠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整体状态不佳。
因此,就整个生存环境而言,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一起,需要共同建设生机勃勃的嘉兴教育生态。
1.服务学生
根据办学协议,未来学校的学生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来自经开片区的学生,二是嘉兴大市内外的其他生源,无论来自哪个地方,选择这所学校的学生,首先家庭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其次有对一中实验初中品牌的信任以及对一揽子教育升学的长远考虑,最后有对这所学校能办出优质教育的预期。
如果上述判断成立,这样的生源状况将决定入校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家庭资产状态属于城市中产及以上的家庭,当然还有其他刚需的情况,面对这样一群“熊孩子”,他们的特点首先是生长在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其次有着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及幼儿教育背景,最后有着超越同龄孩子的发展水平,这样的孩子聪慧、活泼、早成、敏感、个性……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做的是,提供“生长即未来”的环境与教育引导,帮助他们长成更好的自己。
2.服务家长
家长选择这所学校,除了信任,还有对优质教育的期许,作为对这份信任与期许的回报,学校将义不容辞地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家长完成有时看似“消耗”的教育时长。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可以提供怎样的服务呢?
我们认为,无非有以下三种:一种指向身体,孩子能够在学校健康生长,一种指向头脑,能够学习到系统的学科知识与文化,一种指向心灵,能够完成初步优质健康的社会化过程,总结来看就是,身健、脑灵、心契。所有的生活服务、活动设计、教学研究都将围绕着这一目标上下奋进,家长能切实感觉在这所学校中获得优质的教育服务,进而口口相传获得一定层面上的教育品牌与口碑认同。
3.服务教师
教师是这所学校关键要素。服务教师,当关心、支持、卷入教师成长的各个层面。
关心教师的教育生活。一所学校,教师处于各个层面,有的个性鲜明,有的沉稳内敛,有的经历丰富,有的初入职场,他们的需要与成长各不相同,需要学校与教师一起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做规划、提建议、搭平台、促成长。
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尊重专业成长规律基础上,引领教师在不同领域内完成自己的涅槃,青年教师向有经验的教师转变,有经验的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专家型教师向卓越教师方向提升。
支持教师全面卷入学校管理,包括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科研等各个方面。学校的战略规划需要教师的参与、建议,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需要教师的讨论、设计与操作规划,学校科研需要教师的参与、研究与总结提炼,学校的管理需要全体教师以及教代会代表的民主参与,体现支持、拥护与监督。
综上方方面面,既是为教师提供服务、助力成长,也是学校发展的依靠与基石。
4.服务政府
政府投入资源办学,关注的是什么呢?无碍乎三点:满足民生需求,形成区域教育品牌,带动区域教育及社会整体发展。
满足民生需求,指向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政府关心一方百姓的民生福祉,教育作为民生福祉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百姓的孩子有学上,上好学,上学好始终是各级政府关心与支持的要点。
形成区域教育品牌,是政府投入资源办学的美好预期,一块优质教育品牌即是当地政府的民生形象,也是实实在在的市场资源,所谓山高人为峰,有了这样的市场资源,反过来对于政府发展经济,也是市场竞争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带动区域教育及社会整体发展,首先带动区域内整体教育板块的向好,进而提供更多优质的资源,联动更多产业。这是政府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的策略。
上述政府关注的方向与焦点,与学校满足社会期盼,提升办学内涵,辐射办学效应之间不谋而合。因此,做好学校自己份内的事体,就是为政府担当,就是为政府解忧。
(一)使命:共同开创嘉兴民办学校3.0版
据此,其基因中必然有部分来自品牌本身,同时又有开拓与创新,所以我们给自己确立的使命担当:开创嘉兴民办学校3.0版(我们认为,上个世纪90年代嘉兴市21世纪外国语学校的开办,拉开了嘉兴民办中小学发展的1.0时代,2002年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初中的登场,嘉兴市民办教育市场发育迅猛,民办中小学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可视为2.0时代。)
一实经开诞生,既是继承一中实验品牌基础上的再出发,再生长,同时也是站在嘉兴民办学校前期发展基础上的再提升,再创造。
(二)定位:本土品牌 质量兴校
继承“一中实验”本土品牌的优势与口碑,在外输品牌广泛浸入嘉兴教育市场的背景下,保持本土教育的内敛与品质,用高质量的服务,拓展一中实验品牌的体量与内涵,立足嘉兴,立足市场。
(三)校训:精一执中 只承日新
“精一执中”,语出《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只承日新”,“只承”古语为“祗承”,语出《尚书•大禹谟》:“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日新”语出《周易•系辞上》:“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西汉戴圣《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精一”可理解为:思虑精纯,精粹纯一。
“执中”可理解为:秉持中正之心、中庸之道。
“只承”的意思是:继承、承续中谨守。
“日新”的意思是:每天都有新变化、新气象。
“精一执中,只承日新”,源自“尧之执中,舜之精一,禹之只承,汤之日新”之历史传说,意指所有一实经开教育人,深刻领会教育运行的规律和法则,并以此为教育初心,精纯守一,修己达人,为未来社会培养新人。
(四)LOGO
学校诞生、办学过程,从时间角度来解读,意味着开始与未来,简约的日晷形象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视角。
首先,LOGO巧妙把办学理念中关键字进行了视觉组合传达;其次,LOGO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创新实现对接;最后,LOGO作为时间图腾,满心敬畏,预示开始,指向未来。
一实经开,作为基础教育领域的新军,之于开始,诞生于“一中实验”教育品牌,其本身就是时间孕育的结果。之于未来,做时间的朋友,不忘初心,领会教育教学的运行规律和法则,谨守中正调和之道,尝试找到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提升自己、成长学生之最适合的方法。
(一)办学目标
围绕3.0版民办学校的探索,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是我们的手段与目的。学校将从制度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探索、校园文化等方面,做出多方位、多角度、多样性的探索,提供民办九年义务教育的一实经开样本。
(二)育人目标
培养具有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
具有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们认为,就像丹尼尔•平克描述的未来最受欢迎的人一样,拥有学习能力六种特质: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成为“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情味儿、会玩儿,而且有点自己小追求的人。
(三)近期工作目标
1.完成“以开学为中心”的各项筹备工作
2.推动教育技术与实践深度融合项目
3.从课表、性别、班额等要素出发,深化课程、教学变革
4.两个起始年级养成教育、学教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四)中远期工作目标
1.牢记“立德树人”“核心素养”两个根本,突出教育质量、教学质量两个核心品质。
2.增值“一中实验”品牌,打造“一实经开”品牌,共同开创民办学校3.0版本。
3.针对教育和民办教育中的痛点、难点,展开攻关探索,在破解问题的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的新跨越。
4.围绕“三感三力”,开展“右脑人”培养之分类与层级目标研究,推进学段实践。
5.机制创新,积极与产业界加强合作,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探索建设数字校园,把技术与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评价、管理、服务场景广泛结合,促进学、教、管的针对性与实证性。
6.尝试发布学校建设年度蓝皮书,通过第三方的评价手段,运用大数据理念,把学校建设的各方面通过蓝皮书向向社会、家长、学生公开,更好提升学校品牌内涵。
(一)重点项目:塑造“一实经开”品牌
1.责任部门
校长室:对“一实经开”品牌的核心内涵进行规划设计。
教育服务中心:创造性的服务教育滋养行为工作,打响品牌。
课研服务中心:智慧型的提升课程教学研究水平,夯实品牌。
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性的涵养校务管理运行品质,发展品牌。
后勤服务中心:任务型的推进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支持品牌。
生活发展中心:基础性的成就学生良好品行形成,彰显品牌。
技术发展中心:融合型的深化教育技术融合实践,丰富品牌。
2.指导思想
提高供给侧办学内涵与水平,塑造品牌,赢得口碑,拓展市场,是全体一实经开人的生存之本。
3.工作目标
制定三年发展战略,并把品牌建设纳入重点发展项目。
落实品牌建设中的若干项目,扩大学校的社会知晓率。
通过扎实细致的办学,赢得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
4.具体举措(见附件)
(二)基础项目
1.学生培养
(1)责任部门
教育服务中心、生活发展中心:“立德树人”,唤醒和发展自主成长意识,培养基础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提高学习与生活适应能力。
(2)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为中心,统筹思考和安排不同学段孩子自主意识的养成。
(3)工作目标
制定不同年级学生适应能力养成目标序列,策划不同年级适应能力养成目标下的活动安排,实施基于目标与活动安排的养成计划,评估整个设计的绩效,完善体系。
(4)具体举措(见附件)
2.教师发展
(1)责任部门
教育服务中心、课研服务中心:吸引、培育高质量教师队伍,不断夯实学校发展的人才支撑。重视吸引力,更重视培育力。
(2)指导思想
以学校“515人才梯队建设”战略为指引,在学校处于人员扩张期时,注意根据不同的人才需求,帮助学校教师实现差异化发展。
(3)工作目标
通过三~五年时间,使学校区级教学能手以上的教师数量占比整个教师队伍的50%左右,市级学科带头以上人数占比整个教师队伍的15%以上,特级教师、名师数量占比整个教师队伍数量的5%以上。
(4)具体举措(见附件)
3.课程教学
(1)责任部门
课研服务中心、技术发展中心:统筹学校课程体系的研发、设计与组织,重点保障与推进基础性、拓展性课程的二次开发与实施。
(2)指导思想
重点做好两类课程的校本实施。包括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分科课程注重校本化二次开发,活动课程注重研发与实施;必修课程注重内容整合和学教方式的转型,选修课程注重能力素质拓展提升。
(3)工作目标
①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统整学校课程的实施与开发的有关工作。
②小学建设和完善拓展性课程体系
③初中精心开发开设选修类课程,达到充分张扬个性的目的
④体育、艺术、技术教师要以生为本,注意挖掘不同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⑤充分利用生、化、物实验室及科技实验室的设施设备,全面开发实验校本课程
⑥每年举行校本课程成果展示活动
(4)具体举措(见附件)
4.科研培训
(1)责任部门
课研服务中心、技术发展中心:通过科研培训来整合学校多项改革,形成依靠教育科研保障学校持续发展的机制。
(2)指导思想
针对学校初创、初始年级、接轨上海的评价改革等焦点问题,展开并形成省、市、区三级课题研究链,初步打响学校课题研究的品牌。
(3)工作目标
①健全学校教育科研机制,推动整合学校的改革等工作。
②制定学校《教育科研管理规定》,积极开展校内课题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全面促进教育科研工作。
③积极构建省、市、区、校四级课题研究链,初步打响学校课题研究的品牌。
④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
(4)具体举措(见附件)
5.评价改革
(1)责任部门
校长室:整体构建学校的评价体系
综合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实施学校评价方面的具体工作
(2)指导思想
以评价改革为抓手,以大数据思想为主要切入点,整体带动学校各项改革的推进与实施。
(3)工作目标
①小学、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技术支持方案落地
②第三方学习基础素养评价具体实施
③实施“O2O”智慧阅读工程
④通过教育技术“发现学生”,改进招生面试工作
⑤做好促进评价改革的教师学习与培训
(4)具体举措(见附件)
备注:附件还在进一步的讨论完善中,暂不列出,请见谅。
我们,心怀最初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来,赴一场教育的盛宴。我们,思过往汲取智慧,坚守“集团领导、品牌引领、学校自主、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等信念。 我们,手握时间的玫瑰,基于一中实验大品牌,开创一实经开新内涵,建设嘉欣教育共同体。 我们,带着根的情怀,立足家乡,走向世界,于未来发展开泰,创民办教育新品。
我们,是一实经开。我们,在路上。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