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与开垦,不负华年
——YSJK青年团第二次研学活动
我的手握着你的手
你投的石子在我的天空
我们的睫毛下沐浴着阳光
静静地开始成熟
2020年8月25日,农历七夕,鹊桥相会的日子,研学院青年团的成员们也跨过暑期的炎热,跨过地域的距离,在一实经开的校园里“鹊桥相会”。这是名师与新教师的经验相会,是新老伙伴们的初次相会,也是小伙伴们学习交流的思想会。
青年团的小伙伴二十出头、三十不到,青春的时光定会不断地遇惑、感惑、破惑。作为新教师,我们困惑于如何备课、命题、解题,我们也困惑于如何撰写论文。应青年团小伙伴们的请愿,第二次的研学活动,我们首先邀请到了李亚群老师来做说题展示。
李亚群老师抓住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设计完善教学方法,并结合调研数据分析进行深入思考,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教学。此次说题的内容来源于学生之中,从学生出现的问题中深挖。横向来看,亚群老师通过四个方面呈现说题内容,着重讲述了原因分析和思考建议,说题和说课一样,把自己的亮点看点着重讲,细化讲,才能更加出彩;纵向来看,亚群老师比较了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对比发现问题。亚群老师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数学老师严密的逻辑和清晰的条理。这次说题示范,让青年团的年轻教师大开眼界,也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在精彩的说题展示之后,王沈玲老师的论文写作分享也给了青年团老师们很大的启发。沈玲老师告诉大家,在论文写作之前,我们需要对日常素材进行积累,准备一本笔记本,在日常灵光一现的时候,抓住灵感并记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方法。在选择文献的时候首先进行摘要的阅读,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找到适合自己论文方向的文献。在论文写作中,我们要抓住列、堆、删、改四步骤,列提纲,堆素材,先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写出来,之后进行简化修改,拟定新颖的论文题目使得论文更加闪光。而出色的论文都是改出来的,“厚着脸皮”去询问他人意见,听取他人建议,并加之修正才能改出一篇优秀的论文。
假期需要充电,读书使人明志。利用假期进行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就是读书。读书分享使分享者对所读的书籍有所梳理、更加明晰,也使受用者得到书籍之精华。今天也是青年团读书分享会的启幕。
青年团的第1期读书分享会首先进行分享的是孙柔嘉老师。孙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学术期刊论文写作必修课》一书的分享。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论文写作是我们未来职业路上的必修课,同时手头常有质量不高的文章,而这本书正是教我们如何变废为宝,怎么样把旧文章增删改调,让它成为极有可能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得奖文章。本书的作者用富有人文关怀、实在而幽默的语言,并配有多个写作窍门指导我们用12周的时间一步步地调主题、改摘要、理结构、饰文字。把写作这件没有固定答案且令人无比困惑的事情变成有支架、有抓手、有迹可寻的12个写作阶段。对读者而言,这本书不仅有论文写作指导,更有重要的启示是:写作是一种习惯、是种社会活动、是一个可以分享的过程。
第二位读书分享的是范翁佳老师。范老师对《情绪决定命运》一书的阅读分享告诉我们:首先,我们要控制情绪,用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动物的标准要求别人。对于情绪的梳理,大致有五个步骤:自我关怀——探究自己的真实需求——情绪ABC理论——与智者对话——和当事人进行核对。最后,范老师说,情绪的本质是天使,所有让你不舒服的情绪,都是你的知己,都是你的朋友,都是你的保镖,它们的出现只为了给你的幸福保驾护航。范老师的分享让大家对于自身心理和教育教学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听完了前辈们的经验介绍和伙伴们的读书分享,青年团的老师们也有很多感想。冯佳俊老师说:“李亚群老师的说题展现了紧密的逻辑,令我十分震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着重对课例进行分析,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张行韬老师说:“专业发展还有很长远的道路要走,情绪管理方面要多加修炼。”李鑫老师和徐佳老师分别把精准教学和情绪管理作为接下来工作的重点。杨扬老师听完之后,表示这次活动对自己的说题变为论文提供了思路。会后,青年团老师们也在微信群里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培训感悟。
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相信在前辈们的指点和引领下,在老师们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下,我们这群青年将变得更加优秀!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