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 您现在的位置:    教育服务 发布时间:2020-08-19 浏览次数:6057 摄影:钱洪民 作者:刘传友
栏目导航

教育即唤醒

——“校长有约”专题活动及相关思考


8月18日晚,李校与嘉校生来了一场心灵对话。

——这是一场指向“教育即唤醒”的对谈,与生命品质、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相关。


拼2.jpg


卢梭在《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无疑,李校以朴实的言辞、亲和的姿态、启发式问答演绎了“教育的真谛在于唤醒生命的灵魂”。

咱们年轻,最可塑造

平地起惊雷。在嘉校生按时入座致远楼报告厅后,李校鞠躬亮嗓:“孩子们好!”他从孩子们的切身感受入手,围绕“相对舒适”“相对恢复”的体感,盛赞孩子们的适应力。正如李校长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宝藏。”嘉校生们正值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初级阶段,正因如此,每个人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关键在于如何审视自己,如何看待身边人。


4_副本.jpg


李校假设自己是宝藏,让嘉校生们思考——如何挖掘?孩子们杂然相许,认为鼓励、走进、挖掘一个人,以最积极的态度融入集体,欣赏身边人的优势,一点点积淀,慢慢地开发,从而达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效果。在现场,他郑重地表扬了叶丹青、周苁蓉两位同学,并送给他们纪念品。正因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适应并融入一实经开的校园生活,维护并创造一实经开的荣光。


6_副本 (2)_副本.jpg


眼下,对于嘉校生来说,重中之重在于适应初中学习生活节奏。处在过渡阶段的孩子,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李校明示:“生活,有晴有雨是常态;学习,成长,有顺有逆才是常态。”所以,“逆境里坚持是美德,顺境里节制更高尚”。只有热爱生活,拥抱学习,方可不惧风雨,乐在其中。


7_副本.jpg


“神奇线段”,“园丁浇水”

李校现身说法,以自己每天坚持晨跑17圈的“神奇线段”,引导孩子迈好初中第一步。所谓的“神奇线段”,本指李校的晨跑节奏——起跑3圈、进而3圈、再进3圈、坚持4圈、慢走半圈、倒行1圈半、慢跑2圈;这“神奇线段”,对应在孩子们身上,就变成了求学之路。其中蕴涵了起步维艰、执着前行、恒久忍耐、愈发轻松的生命体验。这正印证了教育家张伯岑的话:“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8_副本.jpg


李校鼓励嘉校生,要做一个坚持“奔跑”的孩子。并集体朗读了“我喜欢学校新天地,喜欢同事新伙伴;我喜欢阅读做作业,喜欢运动健身体;我喜欢军训晒太阳,喜欢出汗站军姿……”朗朗少年声,满满正能量。


9_副本.jpg


尔后,大屏幕上呈现了两张“园丁浇水”的照片。李校动情地说,他想做一实经开的学生,想做一实经开的“一棵树、一棵苗、一棵草”,但惟不愿做一棵杂草。这既是李校对一实经开的表白,亦是学生成长的一个譬喻。每个人不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但应人尽其才。

自主体验,逐步成长

柏拉图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李校说:“经历,才有真体验;磨砺,才是真经历。”他回顾了自己的成长之路,尤其侧重“15岁乘船出门求学”的经历,道出了在场少年进入新环境后的茫然、忧虑、担心。时域迥异,情理相通,在同学们惊诧李校成长之路时,李校设问:“怕什么/收获什么/怕和自信之间有多长的路?”此问一出,学生纷纷回答。但多数是就事论事,而李校想让孩子们明白:唯有在自主经历、体验中,才可以获得自信与成长。一句“所有的自主能力一定是在自学中学会的”,表明学校对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第十张_副本.jpg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主业。刚入初中的嘉校生,仍有一些习惯没有养成。于是,李校从学习细节、生活细节方面,提出了希望。他展示历届个别家长的留言、学生所作笔记的图片以及自己执教时的课本笔记,并希望嘉校生养成“倾听的神态/专注的神态/我在,入位,走心/书籍学具全/手中一支笔/笔记、勾画、订正、纠错、错题、学习……/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等习惯;在生活方面,李校希望嘉校生能做到慎独,即使在自己独处之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笃定行事准则。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源于对生命的赤诚,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期许,李校以“我喜欢……我喜欢坚持……我喜欢逐步成长的样子……我喜欢这多样的成长……我喜欢这样学习的孩子……我喜欢慎独的孩子”这样的激励语贯穿对话的始终,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11_副本.jpg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真正的教育一定饱含爱与深情。李校以阳光心态拥抱嘉校生,用生命智慧唤醒褪去稚气、茁壮成长的时间少年。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