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居“嘉”
——记与嘉校生谈生活常规讲座
初来乍到的嘉校生们正在慢慢适应一实经开的校园生活。为了能够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8月17日晚,学校特意为嘉校生们开展生活常规指导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由七年级年级组长盛卫明老师主持,教育服务中心主任徐小英老师主讲。
上台后的徐老师没有立刻开始讲座,而是从父母的殷切叮嘱开始,“你们父母一定有叮嘱大家在校要用功读书,是不是?那么读好书要靠什么功?”徐老师发问。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开,却都没有说到最基本的一功。徐老师才提醒大家是“坐功”。坐得正,坐得直,才是嘉校生读书的样子。经过指导的学生纷纷挺起腰杆,拿出笔记,专心听讲起来。
徐老师先从说文解字角度理解嘉校生的“嘉”字,意在让学生领会学校对他们向美向善、好学博学的期望。那如何成为真正的“嘉”校生,还是要身体力行,从点滴生活小事着手。
“衣”起独立
首先,徐老师介绍校服的最终定版是由宋刚副校长、陈海旺副校长与雅莹集团童装设计部多次商议决定的,感受校领导对学生衣着的关心以及校服中体现学校培养理念中的“三感三力”(三感: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三力: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接着,徐老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以往的“劣迹”照片,以儆效尤,让嘉校生爱惜衣物。总有学生“乱丢校服”、周末“孝敬”父母脏衣袜、晾晒衣服随心挂、白鞋变黑偷偷藏。学生们在警醒之余,也不禁思考自己的独立自主该从何处起步?徐老师趁机启发学生要学习给自己的衣服、个人物品做好标记,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适度推开妨碍成长的手,科学晾晒衣物等,给了学生很多实用的生活妙招。
“食”光之道
对于学生们最为津津乐道的美食,学校不仅在味道、菜品上精益求精,而且更重在食育文化的渗透。徐老师指导学生吃什么不能只看个人喜好,而要荤素搭配,干湿搭配,管牢主食和水,节制零食和饮料。接着通过一组有趣的卡通动态图引得学生哈哈大笑,原来这与大家火急火燎地冲向食堂就餐的模样颇有几分相似。怎样去吃,是个有关风度的问题。徐老师引导学生可以再慢一点,再稳一点。除此之外,一米线外耐心地等、风度地让、安静地吃、有序地归都给学生很好的指引作用。最后,吃成什么样?提醒作为小初同园的大哥哥大姐姐,无论是一日三餐,还是未来的茶歇,都要考虑到每一味食物的来之不易,积极实践光盘行动,形成节约意识。一实经开的“食育文化”始于李校长想让学生们吃得更好,让孩子学会自主选择,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社会人格。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粮食!嘉校生们一边听讲做笔记,一边若有所思,也许他们已经对学校的美食有了新的认识。
守望相“住”
对于刚离家寄宿的嘉校生们来说,怎样让自己住得舒心,与同学又能和谐同住恐怕也是心中一大疑惑。徐老师从分清寝室内外的鞋子,不将外穿的鞋子穿进干净的寝室,整理寝室内务,务必整洁干净,少聊八卦新闻,准点休息静养,体谅室友不同的生理现状,照顾需要关怀的室友,空调有度,夜聊也有度等方面加以指导。在一个寝室里生活,其实需要学生们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抱怨,多一份关心,少一份冷漠,才能感受到集体住宿的好处。
嘉言善“行”
在一实经开的校园里,还特别注重细节的行为。细节彰显素养,细节磨练品行。徐老师教育嘉校生们平时在离开教室前要清空桌面,排整齐桌椅,随手关掉空调等。同学们都特别喜欢校园美丽的环境,徐老师强调环境的塑造靠学校,而环境的维护要靠所有的师生,类似随手捡起纸巾,随手关掉卫生间的长明灯,在自习课安静自习等等。
衣食住行学其实都有其规律和规则,现在陌生的新校园环境对于所有的嘉校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但就像徐老师最后总结的一样,未来的不同在于嘉校生们是否去选择“适应”。这个“适”字是半包围结构,一半是被动适应,一半是主动适应。相信有一天学会了“适他”和“自适”的嘉校生们可以成为名副其实的“嘉”校生!
版权所有 嘉兴经开实验教育集团 | 地址:城南街道腊梅路69号 | 邮编:314033 | 联系电话:0573—83998111 | 浙ICP备14035132号-1号 | 工信部:http://beian.miit.gov.cn/